4月下旬,全国公安文化工作培训班在北京举行。来自全国各级公安机关的500多名公安文化骨干齐聚一堂,受训学习,交流探讨。
学员中既有资深的公安文化工作者,也有初出茅庐的公安文化新秀,有长期从事公安文化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也有直接投身公安文化建设的行家里手。而举办如此规模的公安文化工作培训班,也是公安部成立以来的第一次。
国务委员、公安部部长郭声琨对这个培训班非常重视,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培训骨干,提升能力,推进公安文化发展”。
在开班仪式上,公安部党委委员、政治部主任蔡安季对学员提出了要求:要认真总结公安文化建设的历史经验,进一步明确公安文化工作的努力方向。
全国公安文联主席祝春林在给学员授课时认为,对当前公安文化建设的成就既要充分肯定,又不能过于乐观,“公安文化建设仍处于 ‘报春花开时节’,离春色满园还有一定距离”。
让思想碰撞出的火花点亮进步之路
专家观点:中国当代文化中缺少让人热血涌动的大善良和令人仰视、模仿的正义英雄形象,而公安文化恰恰可以填补这一空白
为何要进一步发展公安文化?为何公安部领导如此重视公安文化建设?此次培训班的授课老师、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作为一个“冷静的旁观者”给出了答案。“公安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当代文化中缺少一种让人热血涌动的大善良,缺少一种让人仰视让人模仿的正义英雄形象,而公安文化恰恰可以填补这一空白。”
近年来,公安文化百花齐放,成就斐然。央视四大品牌春晚之一的公安部春晚已经是全国观众的一道过年大餐;公安部“公安文化基层行”活动,自2006年起先后四次派出文艺小分队赴基层慰问演出,行程走遍全国,观众多达百万人;还有已连续举办11届的全国公安系统“金盾文化工程”评选,以及“卫士之光”书法美术摄影大赛、相声小品大赛、全国公安系统文艺会演等活动,知名度和影响力日益扩大,有效发挥了文化品牌的带动和示范作用。同时,各地公安机关也在积极探索、创新,打造地方公安文化品牌,成绩显著,硕果累累。
为了交流各地好的经验做法,此次培训活动的主办方公安部宣传局,除了邀请名家学者、专家给学员授课,还专门安排了一个上午的时间,让学员们自己给自己上课,选出了12个具有典型意义的地方代表发言。各地代表将 “压箱底的宝贝都掏了出来”,分享摸索出的具体经验:
湖北省武汉市公安局主办的 “警民一家亲”歌唱比赛堪比“超男”、“超女”海选——参赛者上至70多岁的老人,下至5岁的儿童,选手中既有公安民警,又有来自社会各阶层的群众。超过半数的选手用原创歌曲来歌唱警察。比赛还深入到社区、高校、商场,赚足了“人气”。也许舞台并不华丽,歌手也不太专业,但警察和老百姓你唱我和,将警民鱼水情的心声唱进了武汉的大街小巷。
公安部宣传局局长刘家伟对这种做法给予了高度评价:这种活动让社会关注警营,密切了警察和百姓的关系,塑造了健康、亲和的警察形象,值得学习。
辽宁省公安厅文化处处长娄玉振在介绍辽宁经验时,认为最核心的一点,就是“把公安文化的种子牢牢扎根在公安工作中”。多年来,辽宁的公安文化活动紧密配合重大任务:大连火灾,他们迅速推出大型舞蹈、诗歌、报告文学,报道救援中公安民警的烈火雄心;“大走访”后,他们创作推出公安题材电视剧 《情暖万家》在央视播出;“清网行动”结束后,他们组织作家采风团,沿着民警的追逃足迹,挥洒笔墨,记录民警们风餐露宿的日日夜夜……
北京、上海、黑龙江、山东、河南、甘肃……各地的经验介绍让学员们“眼界大开”,大呼过瘾。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公安局的冯春晖表示这次典型经验交流,对基层公安机关很有启发,“他们的理念都很新,做法实用性很强,值得学习”。
培训班结束后,这些“真金白银”的宝贵经验将被放到公安内网上,供民警观看、学习。
公安文化需要脍炙人口的一流表达
基层声音:不能我们自己“玩”自己的,公安文化应该面向大众、面向社会
“一个警察心酸的不是加班加点、清贫度日、流血牺牲,而是未能被理解、被认可。为什么在和平时代流血牺牲最多的人却始终得不到社会的认可?”男儿有泪不轻弹,一位民警在微信中发的寥寥数语让广东省汕尾市公安局副局长陈宇铿心酸、落泪。
在培训班安排的座谈交流环节,他忍不住把这个话题抛了出来。这个温和的南方男人,说起这个话题时扯开了嗓门,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我们的社会认可度太低了,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在警察队伍中有很多正面的东西没被宣传,或者是宣传得不够,没有深入人心。
这番推心置腹的话也说出了很多学员们的心声。北京市公安局政治部宣传处处长胡伟说得更通俗:“不能我们自己‘玩’自己的,公安文化应该面向大众、面向社会。”
在授课过程中,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著名学者于丹也认为:从警察身上,我们可以感受到一种甘洒热血写春秋的感人精神,一种自古传承的“大丈夫气概”。公安文化应该向大家传递一种承诺和信任。
在课堂上,余秋雨先生则用了近40分钟的时间讲述如何传播警营文化:要参考好莱坞大片的做法,“不择手段”地塑造无与伦比的警察形象。“与其仰望多为杜撰的古代英雄,不如去塑造让人热血沸腾的法制英雄、正义英雄,这对警队、对老百姓都会是一种陶冶。”
金色盾牌,热血铸就。公安队伍中不乏一流的故事,时代需要一流的表达,更需要脍炙人口的一流表达。
在公安文化战线上工作了20多年的海南省边防总队文工团团长王晓文最近很头疼:刚在军队里看中了几个好苗子,却被文化分数线卡住了,有一个小伙子就差了0.5分。他连连说着“可惜可惜”。
如何引进人才?如何留住人才?王晓文借用了一句古诗:“不拘一格降人才。”广东省深圳市公安局赵东风在座谈时也说:人才招收也要有特殊政策,待遇也要提高,才能引得来、留得住。
大家在谈到人才问题的同时,自然也引出了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还有一些领导对公安文化作用认识不够,重视不足。
对此,福建省公安厅政治部副主任苏敏建议开办局长培训班时,也要设立公安文化培训课。“很多公安局‘一把手’都认为公安文化是‘吹拉弹唱’,不重视,对‘人、财、物’的投入不够。”
展望未来,长路漫漫。公安文化建设责任艰巨。我们有理由相信,借着这次培训班的春风,全国公安文化建设将在新起点上扬帆起航,开创新的局面。
·为期5天的全国公安文化工作培训班圆满结束
·公安文化培训:在春天里播种
·全国公安文化工作培训班圆满结束
·全国公安文化工作培训班在京开班
·全国公安文化工作培训班23日在京开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