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平安建设

河北张家口宣化区提升社区管理服务科学化水平

2013-05-02 16:08:23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经济日报 

    “领补贴的本子写错了名,一个电话,社区干部郭晓博就上门取走,找相关部门改好后送了回来。社区服务真是周到!”家住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天泰寺街的田桂英老人,提起社区服务来连声夸赞。

    宣化区不断创新社会管理,47个社区围绕“网格化、信息化、精细化”目标提升管理服务科学化水平,以居民“小”幸福促进社会的“大”和谐。

    网格化管理,社区情况“一点都不漏”。李景立是按院街社区的网格信息员,服务197户居民,每3天就要进行一次入户访问,更新《民情日志》。像小李这样的网格信息员,宣化区共有1228名,47个社区划分为613个网格,每网格配备1名网格管理员和4名信息员,对责任区中“人、地、事、物、组织”开展精细化、动态化服务管理。社区干部、网格管理员、信息员3级管理模式,实现了“居民需求全响应、细化责任有标准、落实责任有依据”。今年以来,网格管理员、信息员共走访困难群众13万余人次,有效解决居民反映的实际问题7932件次。

    信息化对接,服务居民“一个都不能少”。得知15号院2号楼张进华阿姨在外地的外孙来了,要住两三个月,大东街社区的管理员郑怀英熟练地打开电脑中的“电子户卡”,输入“流动人口新增一名”。宣化区专门开发了社区“民情档案”软件,纸质的老式户卡变为了动态的电子户卡,实现了社区管理的即时化、信息化。同时,与社区居民的沟通也实现了信息化。工作人员将网格内志愿者的服务意向和困难群众的需求等资料录入系统,系统自动适配,在短时间内结对帮扶,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

    精细化服务,干部群众“零距离接触”。“小谭,大妈胃药吃完了,晚上帮我带点!”接完43号院1号楼唐月珍大妈的电话,牌楼西社区干部谭冰立即去买药。在宣化区社区居民特别是老年居民家中,分别印有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姓名、电话的两张“便民联系卡”总摆在醒目位置,只要有事,随时可以呼叫他们。“与居民零距离接触才知道他们的所需所求。”这是宣化区社区工作者们的一条基本经验。“一站式”服务大厅全覆盖,推行“四项便民服务机制”,打造无假日社区,发放一对多便民联系卡,设立党员中心户制度……面对面零距离,精细化的社区服务触角延伸到千家万户,为居民提供了细致、周到的日常生活服务。陈晓东 谷文娟

[责任编辑:闫天舒]
相关报道

·河南省开评“安全和谐型社区(村)示范单位”
·四川省认真做好地震灾区社区矫正人员管理教育工作
·“社区说案”活动在武汉举行
·河北表彰社区矫正工作“双先”
·湖北武汉江岸检察院送法进社区关爱空巢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