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四川频道5月2日电(记者 周相吉)在4月20日地震爆发后不到半小时,略带腼腆、面色黝黑的90后小伙戴赛亚就随武警警官学院的学员一起向雅安芦山县进发。“开始很兴奋,但到了芦山县双石镇以后就有点担心”。戴赛亚说。
地震当天,双石镇沿山道路不停坍塌,碎石横飞,余震不断,这是戴赛亚担心的地方。“不仅仅担心我个人安危,更担心居住在那里的村民”。
戴赛亚是湖北人,这个1993出生的小伙与连队大多数90后一样,属于独生子女。在考进武警警官学院之间,在家养尊处优,甚至连清理垃圾的事情都很少干过。
自从进入武警警官学院一旅一营二连后,戴赛亚就像换了个人似的,这种变化在420芦山地震的抗震救灾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在地震后的一个晚上,戴赛亚与其他武警学员卸完救灾物资后,正准备休息。突然,他又接到立即赶赴飞仙关镇去卸物资的命令。“一直干到凌晨4点30分”。戴赛亚说。当天凌晨5点,他才回到驻地,但并没有下车,而是在车上稍微打了下盹。7点左右,戴赛亚又与队伍一起投入到当天的救援工作。“能不休息就不休息,这样就有更多的时间去救援”。
4月20地震以后,戴赛亚与连队官兵一起沿着碎石乱飞的悬崖探路,夜半不休的为灾区搬运物资,沿山沟深壑进村入户安置灾民等。五一前夕,灾民集中安置点的防疫工作又成为重点。在龙门乡,戴赛亚开始清理路边的垃圾站。“那个味道特别难闻,我以前在家里从没干过这种活”。后来,他找来了一辆垃圾车,帮助卫生防疫部门把堆积如山的垃圾清理干净。
91年出生的孔孟来自河南,与戴赛亚同属一个连队。为了解决芦山县灾民的饮水问题,他与官兵一起,沿着塌方不断的深沟峡谷搬运自来水管。仅仅一天时间,他们就完成了从源头到尽头的8公里的管线安装。“我们既然穿上了这身衣服,就应该给老百姓做事,这没什么含糊的。”孔孟说。
“这些小伙敏捷、勇敢、顽强、吃得苦!”这是武警警官学院第一旅旅长刘昌建对学院90后官兵的评价。在该旅,90后学员官兵的比例至少在七成以上。“他们有时候看上去虽然有些孩子气,但他们有强烈的集体意识,善于表现,而且敢于挑重担。”刘昌建说。
据介绍,自420芦山地震以来,武警警官学院第一旅共出动兵力11200余人次,帮助驻地群众中午欧搬运粮食14000余公斤,彩电、冰箱、洗衣机等家用电器100余台,从废墟中挖出现金人民币18000元,装卸载救灾物质(水、帐篷、奶粉等日用品)35000件,共计200余吨,搭建帐篷320余顶,清理废墟垃圾120余吨,清扫道路12公里,铺设自来水主管8公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