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起抢劫案在新昌县法院开庭审理,面对被告人全部翻供的情况,公诉人在庭上严肃地说:“检察机关指控犯罪,靠的不只是被告人的口供,而是环环相扣的客观性证据的相互印证。”
这名公诉人叫董赟,今年29岁,是浙江新昌县检察院公诉科副科长,不久前被评为浙江省第九届“优秀公诉人”。
除了研读法律书籍,董赟最喜欢侦探故事,是个名副其实的“侦探迷”。而这一爱好,也为她的办案增添了助力。
“侦探迷”初试破案
在董赟家的书房里,除了法律类书籍,最多的就是侦探推理书。提到名侦探,无论是柯南道尔笔下的福尔摩斯,还是阿加莎·克里斯蒂书中的波洛,或是青山刚昌漫画里的柯南,她都如数家珍。
“法律书籍比较枯燥,不如侦探小说鲜活生动。”对于法学专业的董赟来说,侦探小说是一道惊险刺激的调味剂。而这道调味剂无形中培养了她的逻辑推理能力。
那是董赟大三放暑假时,家中不幸被小偷光顾,电脑被盗了。侦查人员勘查后认为,小偷是从窗户进入的。可董赟觉得不是那么回事。
她像一个“小侦探”,查看现场的每一个细节。经过一系列推理,她指着屋顶天窗处发现的一个脚印,对侦查人员说,嫌疑人是从天窗入室的,穿的是回力鞋。
听了这个小姑娘的一番冷静分析,侦查员也觉得很有道理。此后,公安机关侦破了“回力鞋”小偷的系列盗窃案,也证实了董赟当初的分析推理是正确的。
靠两个绰号挖出漏犯
2005年10月,董赟考入新昌县检察院,开始了她的公诉人生涯。
侦探小说里,名侦探的破案经历告诉她,真相往往掩藏在不起眼的细节里。因此,不论办什么案子,她都喜欢刨根究底,不放过任何一个疑点。
2009年,董赟办理了一起28人参与的聚众斗殴案件。讯问嫌疑人时,她得知,其中两名嫌疑人章凯的绰号分别叫“凯癞子”和“小勇”。
“凯癞子”、“小勇”?这两个绰号触动了董赟敏感的神经。她想起前阵子和同事探讨一起抢劫案,犯罪嫌疑人供述,绰号叫“凯癞子”和“小勇”的人也参与了抢劫。可“凯癞子”和“小勇”究竟是谁,警方也一时无从查证。
相同的绰号,仅仅是巧合吗?
她调出了抢劫案的资料,细细核对,终于找到了疑点———两起案件中“凯癞子”和“小勇”身份资料确有相似之处。她再次提审两人,面对新的证据,“凯癞子”和“小勇”终于交代了自己曾参与抢劫案的事实。
查清事实后,新昌检察院以抢劫罪对两人进行增诉,法院予以认可,分别判处两人有期徒刑5年6个月。
记者 仇健
·湖南娄底检察精细化管理整治执法顽症
·江西省领导寄语:努力打造人民满意检察队伍
·浙江检察:破解年轻化过程中的“新烦恼”
·以司法公正推进法治检察建设
·河北泊头检察院:渎职侵权检察工作见成效
·新疆阜康检察院全力打造检察服务品牌
·新疆阜康检察院全力打造检察服务品牌
·广西南宁:加强双拥共建工作 促进军地检察工作共发展
·28日要闻速览:政法委 公安 检察 法院 司法
·广西兴安检察院首次开展检察年鉴编纂工作
·湖南永兴检察院深化检务公开打造“阳光检察”
·北京检方聘19名行政法与知产专家提升行政检察监督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