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地方动态> 山东

山东梁山:在诉讼中为群众省时、省力、省钱

2013-05-02 10:42:59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法院报 

  4月11日,梁山县法院大路口法庭的法官在黄河滩区,现场处理一起因灌溉麦田引起的纠纷。张兆山 摄

  山东省梁山县人民法院认真践行司法为民宗旨,紧紧围绕减轻群众诉累、节约诉讼成本这条主线,着力让群众在诉讼活动中省时、省力、省钱,有效提高了司法公信力和人民满意度。

  2012年以来,梁山法院共受理各类案件8423件,审执结7843件,收、结案分别上升了43.8%和48.2%,审理期限平均缩短了17天,上诉案件发改率同比下降了2.4%。2012年,该院案件一审后服判息诉率达99.92%,在梁山县行风政风“双评”活动中,人民群众满意度位列前三。

  ■提升效能 让群众省时

  “纠纷多年了,原来发愁打官司,没想到法官办案这么快。案结了,心里的疙瘩也解开了。”2013年1月30日,农民工孙亮手拿印泥未干的民事调解书感慨道。

  孙亮曾经跟随魏广新做油漆工,魏广新拖欠了孙亮7000元钱的劳务款。多次索要未果后,孙亮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向梁山县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根据案件特点,法院立即启动了调解速裁程序,当即传唤被告到庭调解。不到两小时,双方当事人就达成了调解协议。

  为尽快让当事人从诉讼中解脱出来,梁山县法院着力打造高效便捷的矛盾纠纷解决模式,成立了调解速裁工作室。

  “对一些案情简单、当事人争议不大的民商事案件,调解速裁工作室即立即调,即审即结,大大缩减了审判周期,减轻了当事人的诉累。”调解速裁工作室法官倪广稳介绍说。

  2012年,调解速裁工作室共审结案件1311件,平均审限只有7天。简易案件的集中办理,也给其他审判庭腾出时间和精力处理疑难复杂案件,从而带动了审判效率的整体提高。

  “为提高诉讼服务效率,我们出台了多项限时规定,审查立案应在半个小时内完成,当事人约见法官的,法官应在五分钟内到达约谈区,接谈的信访问题,要在五个工作日内回复办理结果,司法救助申请,应在两个工作日内办理完毕。不让当事人在诉讼环节拖累,尽量让群众感受到诉讼的方便和快捷。”梁山县法院副院长李晓峰对笔者说。

  近日,在该院诉讼服务中心,笔者看到,导诉员正在悉心地引导群众到不同的区域办理相关事务,立案区的法官正在忙碌地为当事人办理立案手续,诉讼事务办理区的法官正耐心地给当事人解答疑惑,信访区的法官认真地记录着群众反映的问题……

  “依靠信息化提升工作效能,是节约诉讼成本的重要手段。”梁山县法院办公室主任陈存东是信息科技的忠实“粉丝”和推广应用者。“充分依托信息科技手段的‘乘数’效应,案件从立案到归档各个环节都在网上运作,案件流程、审限和质量的网上监控,还有案件的催办、督办,请示、汇报,传输、批阅,签发、盖章等一切工作全部在网上完成。”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天平工程”的要求,梁山县法院已经完成了3个科技法庭的建设,分别安装了证据展示、远程提讯、同步录音录像、庭审直播等软硬件系统,借助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审判工作更加公正、透明、规范、高效。

  自2012年10月起,梁山县法院全面推行了电子卷宗,从立案开始到案件结束,全程同步对诉讼材料进行电子扫描录入,案件的实物卷宗和电子卷宗一并归档。电子档案的应用,使查阅案卷更加快捷,大大方便了当事人和诉讼代理人。

  ■贴心服务 让群众省力

  “带上国徽,骑上山地车,come on,我们去巡回开庭了。”2012年10月23日,梁山县法院韩岗法庭的年轻法官们,又一次迎着太阳快乐地出发。

  这次巡回审判,审理的是一起赡养案件。2012年9月,年近八旬的韩老汉拄着拐杖来到韩岗法庭,起诉儿子不养老。

  该庭立即为老人办理了立案手续,之后,法官刘海啸让驻庭法警开车将韩老汉送回了家,把开庭地点直接确定在老汉所在的村子,开庭时间则定在中国的老人节——重阳节。

  10月23日,“山地车巡回法庭”在韩老汉家门口准时开庭。东平湖区内这个安静的小村庄立刻活跃起来,村民们自发围拢过来旁听。

  庭审中,刘海啸对老人的两个儿子反复说服教育,并请该村调解员帮助调解,最终达成了调解协议,两被告一致表示今后一定按月足额支付老人赡养费。

  当韩老汉接过当庭履行的600元赡养费时,老泪纵横,他紧紧握住刘海啸的手,感激地说:“谢谢你们在家门口解了我的心病。”

  该村村支书韩仰金动情地说:“我们村位于交通不便的湖区,把法庭开到俺们家门口,一来方便了咱湖区的百姓打官司,二来也使百姓从中学到了不少法律知识,俺们打心眼里欢迎。”

  “多出现场、多接地气,尽量减少当事人往返法院的次数,我们要求法官首先秉承这种司法服务理念。”梁山县法院副院长王友民告诉笔者。

  为此,梁山县法院对偏远乡村的当事人实行巡回立案,对行动不便的残疾人、孤寡老人实行预约登门立案,对居住偏僻的群众实行巡回审判、现场开庭,为群众解疑释惑,提供咨询,尽最大努力让群众少跑腿、多省力。

  在地势低洼、沟渠纵横的东平湖区、黄河滩区,干警们骑行山地车走村入巷进行送达、调解、调查和巡回审判,被老百姓亲切地称为“骑自行车的法官”。

  2012年以来,梁山县法院共向群众提供法律咨询508人次,巡回、上门立案212件,巡回开庭168场次。

  今年2月25日上午,包头市某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李琛将一面写着“勤政为民、公正执法”的锦旗,送到了法官蒋海青手中。

  包头市某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因买卖合同纠纷,将梁山某挂车企业起诉到了法院。蒋海青启动了调解速裁程序,以当事人家在外地路途遥远、双方仍存在业务往来希望、判决结案执行难度较大等因素为切入点,从情理、法理入手充分做双方当事人的工作,终使双方化干戈为玉帛,达成调解协议。案件从开庭审理到达成调解协议、解封、履行完毕仅用了一天半的时间。

  然而,案件结了,司法服务仍在延续。就连李琛本人已经忘记的作为证据出示的一份债权转让书,蒋海青也没有忽视,及时指导其妥善处理,以防再次陷入纠纷之中。

  近年来,梁山的民营经济发展迅猛,但是由于个别企业急功近利,盲目扩张,致使资金链断裂,涉企案件明显增加。

  为进一步规范企业运作、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梁山县法院定期到企业走访调研,将涉企案件审理中发现的问题梳理归类,反馈给企业,帮助企业分析问题,解决难题,提出合理化意见和建议,引导企业少走弯路。

  2013年2月28日,梁山县法院院长王爱新带领民二庭、研究室、立案庭等部门的法官,来到被称为“全国专用车生产基地”的拳铺镇,就法院出台的一系列司法服务措施与企业老总们进行了广泛交流,对企业管理、品牌保护、风险防范等问题进行了专题讲解。对此,全国人大代表、华宇集团董事长胡桂花评价道:“这真是一场法律及时雨。”

  ■真情关爱 让群众省钱

  2012年7月,梁山县赵固堆乡一男孩被车撞伤住进医院,急等着大笔钱治病,但肇事方却一直不露面。为了给孩子治病,男孩的母亲来到法院起诉,但却交不起诉讼费。

  负责立案的法官马慧颖了解到,男孩父母均系残疾人,且家庭非常贫穷,先期的医疗费都是借的。立案庭汇报后,王爱新当即签批了缓交诉讼费的手续。

  “为了让困难群众打得起官司、有理群众打得赢官司,我们研究出台了《诉讼费用缓减免暂行规定》,适当扩大了缓、减、免交诉讼费的范围;对诉讼能力较弱的当事人,及时提供法律指导,帮助联系法律援助;对当事人因客观原因不能提供的证据,及时依职权主动调取有关证据……设立了司法救助基金,对加害人无力赔偿的刑事案件被害人、被执行人无财产可供执行的申请执行人以及其他涉诉困难群众实行司法救助。”王爱新在梁山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作工作报告时,会场响起了一片掌声。

  2013年春节前夕,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受害人小吴收到了法院送来的1万元司法救助金。拄着拐杖的小吴眼含热泪,对登门探望的王爱新说:“感谢法院给了我重新生活下去的希望。”

  有一组数字真实记录了梁山县法院对困难群众实施的关爱:2012年以来,共协调法律援助中心为当事人提供法律援助135人次,为890名当事人缓、减、免诉讼费用33万元,向12名困难当事人发放救助金17.8万元……

  2013年1月13日,在首届“感动梁山”人物的颁奖典礼上,任梁山县法院院长仅一年多时间的王爱新荣获特别奖,这也正是梁山人民群众对法院工作的最好评价。(屈庆东 张兆山 孟 冰)

[责任编辑:朱诗瑶]
相关报道

·山东烟台首次实现警察“空中巡逻”
·山东临清检察院开辟妇女儿童维权案绿色通道
·山东完善三级监测网络让违法虚假医药广告无所遁形
·山东检察机关启动预防职务犯罪公益宣传活动
·山东知识产权保护面临七重门 网吧KTV成纠纷高发区
·山东新交规实施百日:2.4万人被一次扣满12分

·山东新交规实施百日:2.4万人被一次扣满12分
·山东枣庄检察院检察干警用行动阻击禽流感
·山东德州:检察官在青年风采大赛中获三等奖
·山东枣庄法院开展行政案件相对集中管辖试点
·山东德州2.5亿元资金加强实战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