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长安观点

景区门票降价谨防玩忽悠

2013-05-02 09:10:36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法院报 

  作者: 李红军

  门票贵已成为各大旅游景点的通病。千余家景区将集体降价的举措值得肯定,可遗憾的是,那些百姓耳熟能详、心中向往的知名景点,却往往不在降价之列。景区降价到底是惠民举措,还是在玩忽悠。

  据悉,“五一”节期间,全国将实行门票价格优惠的景区有1200余家,景区门票价格平均优惠幅度约20%。或许,出于对国家发改委“令箭”的敬畏,一些旅游部门表面上会做出一种积极响应的姿态,然而,这种“积极响应”是否藏有猫腻,有待于进一步考量。

  公众对景点门票价格“口惠而实不至”的担忧并非没有道理。从国家发改委的措词上讲,只是做一些要求和号召,并没有相应的制度措施跟进,如果地方旅游部门把“令箭”当“鸡毛”咋办?没有硬性措施作保证,只是限于口头号召,能保证地方“令行禁止”吗?恐怕前景并不乐观。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早已经被一些地方奉为不二法宝。对国家发改委的门票“降价令”,恐怕有些旅游部门早已经有“对策”,诸如“地方财政吃紧”、“旅游设施要完善”等一大堆理由在等着。毕竟,国家发改委并不是印钞机,面对某些旅游部门的“叹苦经”,恐怕更多的是同情,如此一来,“五一”门票“优惠令”岂不成了一纸空文?

  在公众与旅游部门的利益博弈中,话语权和裁量权完全掌控在旅游部门手里,旅游部门显示了强势的一面,比如湖南省凤凰县前不久对门票采取了“捆绑式销售”,只要来到凤凰县就要买单,完全无视公众的利益诉求;再比如旅游门票价格要听证,这是法律的“硬规定”,可当下许多旅游部门根本不走这道法律程序,想涨多少就涨多少,完全是自己说了算,游客虽有怨言,也只能无可奈何。面对涨价的门票,不游览吧,大老远赶来,乘兴而来败兴而归,心里郁闷;游览吧,面对“挨宰”,似乎又有些不甘心。游客黯然神伤,旅游部门则是一边“偷着乐”。

  面对不断攀升的景点门票,公众并不奢望降价,能够维持现状就不错了,尤其在当下“涨声一片”的情势下,公众很容易满足。一方面,国家发改委“号令声声”,令人备受鼓舞,另一方面得到的是“口惠而实不至”,最后冤大头还是游客。

  有鉴于此,希望国家发改委祭出“降价令”之后,要有所作为,门票“降价令”不发则已,既然发出了就要“令行禁止”,坚决查处“不守规矩者”,只有这样,才能提升政府部门的公信力,进而营造一个健康有序的旅游环境,而不至于陷入“口惠而实不至”的误区。

[责任编辑:朱诗瑶]
相关报道

·政府角色错位推高景区票价
·《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景区门票涨价提前六个月公布
·景区不该只顾卖门票
·旅游法对控制景区门票价格上涨作出规定
·景区涨价听证细则要细致入微
·旅游法草案进入三审:景区门票涨价须先听证

·旅游法草案进入三审:景区门票涨价须先听证
·旅游法草案三审:常委会委员热议“规范景区门票”
·南京成立首家景区调委会
·旅游法草案拟规定景区门票涨价须开听证会
·三问“景区门票涨价”:别让百姓“玩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