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第九届全国法制动漫大赛颁奖典礼暨“动漫知识产权保护”论坛在杭州举行。获奖 个人和企业从各地来到杭州领奖,并借此机会坐到一起,交流创作心得体会。对于动漫,大家 有很多共鸣;对于法制,大家有很多感触;对于法制动漫,大家一起喜欢并支持着。
游子借动画作品呼吁关爱父母
“父母为我们付出了一生,现在是我们孝敬他们的时候了。”80后动画设计师陈威希望他的动画作品能够唤起人们对父母长辈的关爱。
陈威是两点十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艺术总监,他创作的动画《孝与法》获得第九届全国法制动漫大赛的一等奖。
陈威是陕西人,毕业后在武汉创业,工作很忙,一年只能回家一两次。陈威说,他和父母的联系基本靠电话,“以前在家不觉得,现在每次回家,都觉得爸妈白头发比以前多了,身体一年不如一年。”陈威觉得很内疚,而公司里像他这样的年轻人还有很多。
得知法制动漫大赛的举办消息后,陈威想到了孝心这个主题。“不少子女以为,拿出钱赡养父母就是尽孝,可父母们最希望得到的其实是子女的关爱和陪伴。离开子女的父母,即使物质生活很丰富,可心里总归是空落落的。”
陈威和他的团队创作的动画作品《孝与法》,讲的是一个老人住在儿子买的大房子里,受机器人保姆的照顾,衣食无忧,可十分不开心。生日那天,老人非常想见子女,却被呆板执行命令的机器人保姆拦住。作品描述了老人内心的孤独和对亲情的渴望。
日常生活中,为了减少父母的孤独感,陈威只能教父母使用视频对话,以此减少距离上的障碍。他希望借这个作品呼唤社会对老人的关爱,“关爱老人,就是关爱今后的我们。”
为了创作,教授学到不少法律知识
一件白色中式对襟衫,一双黑布鞋,暨南大学艺术学院的教授李杰带着一股中国风,出现在第九届全国法制动漫大赛的颁奖现场。他的动画作品《法就在身边》获得了二等奖。
李杰曾多次在国际动画比赛中获奖,但参加法制动漫大赛还是第一次,动画作品《法就在身边》是他专门为法制动漫大赛创作的。
《法就在身边》讲了两个故事,其中一个是关于隐私权的。李杰说,现在越来越多人喜欢拿手机拍照,然后传到网上,这涉及隐私权保护的问题,也引发了不少故事。为了制作这部作品,他查了很多法律书,搞明白了相关的法律问题。
另一个故事取材于一则新闻报道,讲的是一个乘客坐出租车时丢了东西,于是登报悬赏,称有人归还财物的就给予一定金钱奖励。出租车司机前来归还,乘客兑现了奖金,可事后反悔了,觉得司机理应将财物归还自己,怎么还能领奖金呢,于是又去投诉司机。乘客的投诉有没有道理?司机该不该领奖?李杰通过动画做了解说。
“本来我对这些法律问题也不是很清楚,在创作过程中翻了很多资料,彻底把它们弄懂了。”李杰说,他学到了不少法律知识。
事实上,李杰的很多动画作品都有警示作用,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动画《三条忠告》告诉人们做事不要走捷径,不要被痛苦和仇恨左右。动画《煤》是环保题材的作品,呼吁大家减少煤炭的使用,减缓温室效应。
立志当设计师的美院学生想业余搞创作
学习插画和漫画才两年不到,凭借漫画作品《传销》,中国美术学院大二女生朱琳获得第九届全国法制动漫大赛二等奖。
这个90后女孩直言不讳:国内的漫画和插画作品太正统,她喜欢有个性、怪怪的东西。
朱琳的主攻方向是插画,在中国美院象山校区读书。受美院艺术气息的影响,学校周边的小镇也很有韵味,课余时间,朱琳常去小镇上画街景,“我特别喜欢唯美的、有艺术感的场景。”
都说90后是在漫画中长大的一代,朱琳没有否认。“最近在看漫画家阿梗与寂地合作的绘本《踮脚张望》,讲的是和高考有关的青春校园故事,很棒。”说起漫画,朱琳有讲不完的话。
她的获奖作品《传销》源于之前看的一个电视记录片,讲一个学生被传销毒害的前前后后,纪录片拍得很详细,她看得也很仔细。传销之害深深震撼了她,最终折射在她的作品里。
对于未来,朱琳充满想象。这个大连女孩说自己想去上海,进一家上规模的设计公司当设计师,然后用业余时间搞创作。
动画老师想明年带着学生来参赛
台上,获奖者们正在领奖。台下,一个4岁男孩坐在爸爸的腿上,开心地拍着小手:他妈妈曾奇琦的作品获得了第九届全国法制动漫大赛漫画类一等奖。
曾奇琦是浙江科技学院动画专业的老师,她这次的获奖作品名称是《新老鼠嫁女———房妹违法事件》,用水墨画的形式,以五幅组图描绘了一个全新的老鼠嫁女的故事。她还给这个作品配了一首自创的打油诗:“喜字墙上挂,猫鼠成一家。开起乌纱店,财源滚上家。经济适用房,按着高价卖。工程搞到手,更是能发财。生下猫二代,个个是房妹。户口随便办,公款全洗白。出事没问题,曝光小意思。监管一条线,全是好兄弟。法律最神圣,岂容你嚣张。贪官和硕鼠,都没好下场。”
曾奇琦说,前阵子房妹事件爆出,给了喜好创作时事类漫画的她灵感,创作了此画。“猫和老鼠是天敌,按理是不能共存的,但现在画中两者能够‘和谐相处’,而这共处的基础就是双方所求的利益一致。漫画就借此讽刺社会上一些怪相。”
对于这次获奖,曾奇琦很高兴也有些意外。她说这对她是种鼓励,这次准备作品有些匆忙,明年她会带着学生一起参赛。
曾奇琦正尝试在课程中插入一些时事类漫画的教学。“现在孩子受日本漫画影响比较多,很多学生画画水平都很好,但创作的内容都偏娱乐型。我觉得可以引导他们关注一些社会热点,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让他们参加法制动漫大赛就是一个不错的契机。”(记者 仇健 沈洁琼)
·第九届全国法制动漫大赛在杭州揭晓
·全国法制动漫大赛举行颁奖仪式
·全国法制动漫大赛揭晓
·第九届全国法制动漫大赛迎来终极盛宴
·第九届全国法制动漫评选江苏丰收
·第九届全国法制动漫作品征集结果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