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法治建设

用完善的证据链让“零口供”说话

2013-04-28 10:23:32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天津政法报 

    今年32岁的张越,是市人民检察院第一分院公诉处主诉检察官、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办案组组长。一起工作的同事们说她是个有见解、爱钻研的人。同事们的这个评价源于张越的办案经历。

    近三年来,张越共办理各类案件60余件175人,案件数居全处第一,其中自侦案件、重大疑难复杂案件数占全处受理总数的50%以上,案件定性准确率、有罪判决率达100%,且未有一起错案和无罪案件。

    查微析疑显功力

    细节决定成败。工作中,张越心细如发,她的认真细致,将可能导致案件证据发生变化的各种因素及时排除在庭前。

    2011年,公诉处受理了近年来本市局级领导干部受贿数额最大的案件。据查,当事人杨某利用职务之便,以减免“异地建设费”为由,大肆收受一些房地产开发商给予的“好处费”,并以“优惠价”购买了多套房屋,涉案金额高达千万元。

    作为院里的自侦案件,张越接手该案后反复审查案卷材料,就受贿与索贿、涉案房产价值、利用职务之便牟利等进行事实认定、证据把握和固定。在调查取证中,张越发现杨某案件中涉及6套房产,而这些房屋价值的认定直接影响着对杨某的量刑。取证难、时间紧、压力大成了该案的三大难题,可这些都未能阻止张越办案的脚步。

    “不同地区的房价不同,当初销售时的价格、成交时的优惠政策都应该反复核实……”为此,张越及时与侦查机关沟通,先后20余次深入涉案单位、房管局调查取证。通过反复计算、对比,最终形成了完整的证据链。

    庭审中,张越面对被告人及辩护人时沉着冷静,充分运用法律及证据,与被告方进行有理、有力、有节地较量,成功完成了公诉任务,取得了非常好的庭审效果。该案的成功办理得到了市纪委的高度评价。

    检察建议发挥作用

    在办案的同时,张越十分注重案件的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的有机统一。本着打击与预防犯罪相结合的宗旨,张越深入研究案件发生的内外因素,适时督促发案单位改进管理方式,为进一步预防职务犯罪提供了有力的司法保障。

    2012年8月,在办理本市某单位出纳孙某贪污一案中,张越发现该单位财务管理制度存在重大漏洞:孙某本是该单位出纳,而会计一职原由部门主任兼任,由于部门主任忙于其他工作,财务上的事情便经常交给孙某负责。

    有了出纳和会计的双重权力,孙某开始动起了歪脑筋,通过现金支票和转账支票私自支取的手段,其先后从单位账上支取人民币590余万元,后采取直接在单位现金账上虚列支出、伪造银行进账单、用涂改的票据虚列支出、直接减少2011年银行存款期初余额、单位收入不记账等方式虚假做账。

    孙某虽然受到了法律的制裁,但是如何让涉案单位吸取教训,在管理上更加科学、规范,是张越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对此,她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向涉案单位制发了检察建议。该单位对此高度重视,根据检察建议中提出的整改措施,全面整改财务管理制度,为企业更好地发展创造了条件。

    “零口供”下办铁案

    这是一起贩毒大案,被告人张某伙同赵某向本市吸毒人员贩卖海洛因。当时,两名被告人与“上家”吴某联系,要求对方从异地为其运送毒品海洛因。后吴某携带大量毒品海洛因窜至本市与二人进行交易,被公安民警抓获,在其身上查获用塑料袋包装的白色粉末980余克(检出海洛因成分,含量为40%)。

    审讯过程中,面对如山铁证,三名犯罪嫌疑人始终一言不发。“交易路线的制定?见面地点、时间?毒品的来源及去向……”面对这起缺乏证人证言的“零口供”案件,张越决心用高质量的工作“说话”。为了完善证据链,她将所有需要补充、完善的证据一一列出提纲,细化成树状表格,逐条引导侦查机关夯实证据基础。

    案件进入公诉环节后,张越和同事们连续阅卷、提审、讯问。起诉前二十多天,她干脆搬到院里,吃住都在办公室。直至开庭前,张越整整瘦了5公斤。最终,在张越和同事们的努力下,三名犯罪嫌疑人受到了法律的制裁。

    近年来,张越连续三年荣获天津市优秀公诉人称号,先后多次荣立个人三等功,并被评为院级先进个人和优秀共产党员。

    谈及今后,张越表示,要想成为一名优秀检察官,就必须当业务上的“专才”、“通才”,只有知识丰富了,眼界才能更加开阔……(天津政法报 高锴)

[责任编辑:闫天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