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地方动态> 安徽

安徽省监狱改造“顽危犯”实施登门家访

2013-04-28 09:07:47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新华网 

  “妈,儿子知错了,请您原谅我!”这是一段充满温情感人的视频,视频中正在忏悔的叫鲍新民(化名),他是一名“四进宫”服刑人员,目前在安徽省淝河监狱接受改造。4月23日,母亲节来临之际,淝河监狱通过与芜湖市司法局联系对鲍新民进行家访。通过视频,鲍新民与久未谋面的老母亲进行了一次大墙外的特殊“会见”。

  今年45岁的鲍新民,老家芜湖市繁昌人,虽然年龄不算大,但是,他却因犯盗窃罪先后四次获刑入狱,累计刑期达23年半。作为累犯,鲍新民属于典型的破罐破摔,家人对他更是恨铁不成钢。“前面两次(入狱),不管多远的路,我们还经常到监狱看看他,但是他太不争气,太伤我们的心了……”在鲍新民的家中,50多岁的大哥谈及弟弟总是满脸的无奈。只有一旁的老母亲使劲地拉着民警的手,怯怯地打问着儿子的近况。当得知儿子现在不仅表现积极,还获得过一次减刑时,这位老母亲用衣角擦了擦发红的眼睛,“毕竟是自己的儿子,哪有作父母不心疼子女的!”

  据介绍,从1996年到2009年,鲍新民因犯盗窃罪,先后四次获刑四次被判入狱。鲍新民的屡教不改,更是让家人伤透了心,妻子弃他而去,唯一的儿子也想与他断绝关系,兄妹们一提起他只是摇头。随行的监区民警说,鲍新民第四次入狱以来,家人几乎一次没有探望过他。亲情的缺失,曾经一度让鲍新民灰心,改造上出现过反复。后来,经过监狱民警耐心的心理疏导和谈话教育,使鲍新民逐步认识到了自己的过错,走上了积极改造的道路。

  “目前,虽然鲍新民有所改变,但还不是十分稳定。所以希望你们能给予他更多的亲情关爱,进一步稳定他的思想情绪。”家访中,监狱民警希望通过这次家访,化解鲍新民与家人多年的积怨。听着民警的介绍,仔细端详着视频中的儿子,70多岁的鲍母,一边流泪、一边忍不住对着视频叮嘱道:儿啊,这么多人关心你,你一定要好好的,听警官的话,妈妈还想在有生之年见见你啊!一旁的大哥也当场承诺,表示近期就去探望弟弟。

  “对鲍新民的教育转化在全省监狱系统只是一个缩影。”据安徽省监狱管理局教育改造处介绍,“像鲍新民这样的顽危重点服刑人员,全省监狱有百余名。”为了帮助他们早日转化,多年来,省监狱局始终在坚持严格依法、落实“宽严相济”的同时,更多的是实施温情关爱,每年各个监狱都选择在具有纪念意义的节假日,落实专门资金,安排专人登门家访,让这些服刑人员感受到监狱的人文关怀,促进他们早日新生。(尤仁祥)

[责任编辑:朱诗瑶]
相关报道

·安徽检察长寄语检察官文联:要为检察文化建设做贡献
·安徽:充分发挥代表作用 推进民主法制建设
·安徽高院部署开展两项活动
·安徽首季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
·安徽黄山:八项举措推进反腐倡廉
·安徽代省长主持专题会部署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安徽代省长主持专题会部署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安徽一男子偷盗20辆豪车后视镜被判刑1年8个月
·安徽合肥经开区建多方联动大调解机制
·安徽亳州民警在集中销毁活动现场执行监督
·安徽:抓源头打基础开创信访工作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