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长安传真

北京法院将推广“课堂式庭审”

2013-04-27 14:42:56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北京青年报 

    被告席的“约束椅”变成了类似教室里的课桌椅,枯燥难懂的抚养费计算公式,被法官在推到法庭前面的小黑板上又是图解、又是算数学题,一笔笔详细讲解直到小当事人点头听懂……记者从近日召开的北京市高院未成年人案件综合审判庭成立发布会上获悉,“未审庭”将逐步推广海淀法院、市二中院等创造出的“课堂式庭审”模式,让法庭变课堂惠及所有涉及案件的未成年人。

    据介绍,我国的未成年人司法审判过去一直与成年人一样对待。不仅没有专门针对未成年人的法院、法庭,很多涉及未成年人的刑事、民事案件,长期以来也是与成人案件一起审理。个别法院曾发生过未成年被告人被带上法庭时被吓哭的案例。很多涉及未成年人的抚养费、探视权等案件,身为当事人的未成年人,也对法官的法言法语根本听不懂,无法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愿。

    为了在刑事审判中更加适应未成年人的身心特点,海淀法院率先在北京建立了专门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圆桌法庭”。

    “圆桌法庭”一改成人法庭采用深棕色墙面,法台高高在上的设置和装修,去掉了法台下面的台阶,使法台的高度和被告席的高度一致,少年法庭内深棕色的内装修,深棕色、高大的审判桌椅,也全部换成浅黄色的木墙裙、木桌椅,在审判席、公诉席、辩护席桌椅的摆放上,去掉了普通审判庭“三席”之间的空间,使法庭布局形成了一个大写的“U”字,整个布局像一个张开双臂迎接失足少年重新回归社会的怀抱,被告席上的“约束椅”被一个小“课椅”所代替,使少年法庭更像一个对失足少年进行教育的课堂,坐在法台上的法官更像是和失足少年促膝谈心的老师和家长。

    北京市二中院是最早在未成年人民事案件中创造出“课堂式审判”的法院。据该院少年庭庭长王晓松介绍,法院受理的涉及未成年人的民事案件主要是校园伤害类案件、继承案、抚养费、探视权案件等。上述案件很多都涉及到要计算赔偿款、抚养费、财产继承等,多数计算公式都很枯燥难懂。以往法官仅靠用法言法语陈述,未成年当事人根本就听不懂,非常不利于保护未成年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针对未成年人的特点,二中院率先将学校用的小黑板推进法庭。对于一些涉及未成年人抚养费、财产继承、校园伤害赔偿等需要进行计算的案件,法官在小黑板上像算数学题一样,引导未成年当事人跟着法官的思路“做数学题”。不仅消除了未成年人的紧张情绪,还把枯燥难懂的计算公式表述得浅显易懂。根据未成年人平时要上课的特点,二中院还根据需要为未成年人专门开设了“周末法庭”。

    市高院“未审庭”负责人告诉记者,新成立的市高院“未审庭”将在调研基础上形成制度性建议,在全市法院推广“课堂式审判”模式,以此对所有参与诉讼的未成年人给予特殊的人文关怀。

[责任编辑:刘琳]
相关报道

·北京法院“开放日”:着力提升公信力
·“爱民月” 北京法院面向社会全部开放
·北京法院“爱民月”:走基层 听民意 转作风 树公信
·北京法院:制度推出庭 创新推出声 延伸推出力
·北京法院行使缓刑撤销权
·北京法院召开队建会提出:扎实推进“五项建设”

·北京法院召开队建会提出:扎实推进“五项建设”
·北京法院:审判人员须占总数八成以上
·北京法院首试视频保护措施保障未成年被害人
·北京:法院青年干警学雷锋 敬老院送温暖
·北京法院执行信息查询中心成立执行用时缩短13天
·敢闯敢试推出多项便民利民改革以首善标准打造看得见的公正 北京法院网络直播庭审占全国半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