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是全国公安文化工作培训班开班的日子。吃罢午饭,郑彦弟回到公安大学高级警官培训楼的房间,泡了一杯茶,还没喝上几口,楼下的哨子响了。他知道,下午的培训学习又开始了。他急忙收拾学习用具,穿好警服,下楼集合。
“原以为来京学习培训是件轻松的事,没想到课程安排这么紧凑。”说话时,这位55岁的北方汉子、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公安局政治部宣传处处长,眉宇间满是兴奋。
谈到对这次培训学习的感受,学员们用得最多的词句就是“感谢”、“没想到”。
“巨无霸”式培训:500名学员 覆盖全国各省市在开班仪式上,公安部党委委员、政治部主任蔡安季作了动员讲话,他指出要充分发挥公安文化塑造忠诚警魂的重要作用,确保公安民警始终保持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用共同的理想信念来引领公安事业的发展,并强调要坚持以培育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引领公安文化建设,以实施精品战略带动公安文化建设,以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深化公安文化建设,以深化体制改革和理论创新促进公安文化建设,以培养人才队伍保障公安文化建设,切实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公安文化工作,努力推动公安文化建设再上新台阶。
首讲由武警总部政治部副主任、国家一级导演张继钢主讲,他结合自己参与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等创作工作的亲身经历,用诗意的语言和生动的视频演示向学员们阐述了“文化的力量”和文化创新的价值。张继钢的授课让大家受益匪浅,辽宁省公安厅政治部文化处处长娄玉振说:“张导的课开拓了我们的视野,提升了大家的理论高度。”
这确实是近年来公安部举办的少有的“巨无霸”式的培训班,学员有来自全国各省、市包括部分区县公安机关分管公安文化工作的领导,有各地公安机关文联、文工团负责同志和公安文化骨干,还有部属各局级单位相关负责同志,共计500多人。500多人分为6个班,上课时一律着警服,佩戴学员证,列队出发。整个培训班警容严整,纪律严明。
授课与交流结合:课程实用 学员热情空前高涨
在课程设置上,公安部宣传局结合新时期公安文化建设工作实际需求,突出了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不但请来余秋雨、于丹等社会知名学者和国内文化研究专家授课,还设置了公安文化理论、文艺晚会创作、公安题材影视剧创作、公安文化活动组织等课程,既“架天线”又“接地气”。同时,还专门安排了“典型发言”和“分组讨论”,让大家交流经验,取长补短,共同为推动公安文化发展献计献策。很多学员都表示这个培训 “色、香、味俱全”。来自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公安局的莫崇贵说:“这次培训时间紧凑,但是特别实用,课程类别全面,系统性很强。”
一堂堂精彩讲课,一场场真诚交流,一次次静心思索,犹如春风化雨,滋润着每个学员的心田。
西藏自治区公安边防总队宣传干事张进是带着问题来听课的,上了几次课后,他觉得收获颇丰。此前,他一直在思忖,在西藏这种海拔高、高寒缺氧的恶劣自然环境下,怎么建立有地方特色、边防特色的文工团?听了张继钢导演和解放军艺术学院程东海教授的课后,他深受启发。他告诉记者说:“基层公安机关要多培养一些文艺创作人才,这样才能创作出更多的贴近公安生活、深受基层民警喜爱的文艺作品。”
自报到那天起,莫崇贵课余就没闲着,一有空就在培训班花名册上勾勾画画,选择了浙江、江苏、广东等地的学员作为学习取经的对象。培训第一天,刚吃完晚饭,他就约了浙江丽水的一名学员,一聊就是两个钟头,直到晚上的培训活动开始。
丰富的内容、灵活的形式,激发了学员们的积极性。在下课后,一些学员还拿着本子一路小跑 “跟踪”老师讨教。在餐桌上、宿舍里,常常可以看到学员们在交流的场景。
截至记者发稿时,培训还在进行中。可以预见,有了这个春天的播种、耕耘,全国公安文化建设一定会有更加丰硕的成果和收获。(记者 刘元林 易立 摄影 田继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