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消防部队应对地震、空难、化学事故等重特大灾害的六个国家级专业救援基地即将投入备战执勤。这六个基地将不仅参与处置所在省区市区域内和协作区域内的重特大灾害事故,也可按照公安部统一部署,执行其他应急救援任务。
记者25日从公安部消防局在沈阳召开的国家陆地搜寻与救护基地建设工作会议上获悉,公安消防部队将加快应对突发事件机动救援力量建设步伐,辽宁、广东、河北、浙江、重庆、新疆六个国家陆地搜寻与救护基地将于5月底全部投入使用。在遇到上述重特大灾害时,国家陆地搜寻与救护队官兵能实现接到作战命令后30分钟内完成战斗准备,在不需要任何后续保障的条件下,高质量完成黄金72小时救援。
据公安部消防局介绍,从2007年开始,辽宁、河北、浙江、广东、重庆、新疆六地消防部门开始建设国家陆地搜寻与救护基地。截至目前,六个基地的建设已基本完成,84辆各类专业救援车辆、11245件(套)器材装备、6300件(套)防护装备都已配置到位。2013年5月底,六个搜救基地都将投入运行,官兵总数将超过1200人。这六个基地将不仅参与处置所在省区市区域内和协作区域内的重特大灾害事故,也可按照公安部统一部署,执行其他应急救援任务。
记者在辽宁陆地搜寻与救护基地看到,为两个作战大队和一个保障大队配备的地震救援车、水难事故救援车、器材供应车、医疗救护车、野外生活保障车、消防坦克等专业救援车辆,破拆、侦检、救生等器材一应俱全。
公安部消防局装备处处长罗永强说:“训练有素、装备精良、快速反应、作战保障一体化是这六支搜救队与一般消防救援部队的最大区别。”(记者 李铮 邹多为)
·公安消防部队全面启动地震受灾群众安置点火灾防控工作
·专访四川省公安消防总队总队长马先宏
·公安消防部队"黄金72小时" 救出150名生还者
·广东深圳公安消防支队整装待发
·公安消防部队全面启动地震受灾群众安置点火灾防控工作
·公安消防部队启动地震灾害救援一级响应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