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通市崇川区观音山街道,有个当地知名的“老胡调解工作室”,负责人叫胡克忠,是一位胡子花白的退休民警。小镇上工作了几十年,使他积累了丰富的人脉和群众工作经验。退休后,老胡在区社会矛盾纠纷调处中心的帮助下,成立了个人调解工作室,专门处理镇上街坊邻居那些家长里短的纠纷。2006年,派出所在“老胡调解工作室”又成立了公调对接调处站,至今已调解纠纷370多起。这些案件中,大部分都是从“110”接处警后移送来的法院管不着、治安处罚根治不了的民间纠纷,调解成功率达100%。
崇川区文亮社区“小魏调解工作室”负责人魏永康,是个30岁出头的年轻人,个儿不高,戴着眼镜,法律本科毕业,因为帮助大家化解了大量“烦心事”,大家都亲切地喊他小魏,他的真实姓名反而很少有人知道。看到社区里的邻里纠纷比较多,热心的小魏萌生建立个人调解工作室的念头,想用自己的专长为大家出点力,这个想法得到了区社会矛盾纠纷调处中心的大力支持。
“小魏调解工作室”是2006年初正式挂牌的,如今已经化解了500多起邻里纠纷,其中40多起如果不及时发现、解决,很有可能恶化为刑事案件。小魏因此成为区首席调解员、区人大代表,中央电视台还曾专门报道过小魏工作室的特色做法,他成了当地的“调解明星”。
记者了解到,像这样的个人调解工作室,目前在南通市有39家。他们全部扎根在村居、社区一线,不计报酬,成为化解社会矛盾的“义工”,挑起化解社会基层矛盾纠纷的大梁,赢得了很好的口碑。同时,个人调解室还向行业延伸发展,妇联、医院、高校和企业也设立了5家。
除了这些个人调解工作室,南通市还成立了专门调解新型矛盾纠纷的调解工作室,他们个个都有一手绝活,群众有哪一类纠纷,就由哪个方面的“专家”出面调解。比如“三农”矛盾有“王跃进调解工作室”;拆迁纠纷有“陆锡铭调解工作室”;劳动人事争议、再就业保障方面矛盾有“朱济调解工作室”;家庭纠纷有“侯利华工作室”……
其中陆锡铭调解工作室故事很多,流传也广。作为一个退居二线的干部,陆锡铭特别善于调解拆迁纠纷。体育馆建设搞拆迁,涉及1112户,人多任务重,但陆锡铭只用40天就完成了拆迁纠纷调解。
“我的原则一向是政策一定要坚持,但特殊问题应该特殊解决!”陆锡铭说,“做调解员,不收取当事人一分一厘报酬,说破嘴,跑断退,累死累活,凭的就是奉献精神。”
有着“女包公”之称、已经一头白发的侯利华说:“两边摆平才叫水平!每一起矛盾我都要仔细打听它产生的根源是什么,把当事人之间关系了解透彻,做到心里有谱,否则谁听你这个老太婆的话?只有合情、合理、合法,人家才能服你,矛盾才能化解。”
“明星调解员”因其个人丰富的社会阅历、高超的调解艺术,特别是骄人的业绩,赢得公众的认可,具备了很高的社会公信度,并逐渐树立起自己的品牌。据介绍,南通市个人调解工作室成立6年多来,共计受理矛盾纠纷26080起,调处成功25758起,调处成功率98%。
南通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曹斌深有感触地说:“个人调解工作室作为一种新型调解组织,上为政府分忧,下为百姓解难,真诚为社会和谐作贡献,是南通市大调解机制的延伸和升华,促进了调解工作向职业化、专业化、规范化发展。”
·南通推行消防服务专员责任制
·南通市通州区法院知识产权巡回审判实践综述
·江苏南通开发区法院启动树标杆活动
·江苏省委政法委领导调研苏州南通法治建设
·江苏南通女子监狱:细微入手加强廉洁执法教育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为家纺产业撑起保护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