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十八大精神,南通市港闸区将以和谐港闸建设为目标,围绕“五大工程”,抓好“二十一”项重点工作,着力抓好长安建设、法治建设、队伍建设,扎实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程,努力为港闸科学发展创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和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
推进服务大局效能工程。全面推进网格化管理,形成363个网格,以网格为基本单元构建区、街道、社区、网格长“四级”管理体系。强化信息化支撑。以区1890信息服务系统为中心,整合全区信息资源,形成覆盖全区、开放式、兼容式、共享式的综合信息平台。同时,进一步整合区社会管理信息平台、区1890信息服务中心与12345政府热线服务功能,加强与纪检监察部门整体联动,不断提升服务管理质效。大力推进同城化待遇,加快推动全区10万流动人口逐步享有在社会保障、劳动就业、子女上学、公共交通、社会救助等方面的同城居民待遇。
推进平安创建深化工程。今年我区将完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写入区委七届三次全委会工作报告,在征地拆迁、重点工程、环境保护等容易引发社会矛盾的重点领域,全面深入地开展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确保风险排查在前,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继续深化“一综多专”大调解机制建设,注重拓展区大调解中心的综合服务功能,全面推广诉前调解工作品牌。今后三年,每年计划投入不少于1000万元,全面启动街道(开发区)现代技防建设,健全平安建设组织保障机制,实现“三化”,确保“三有”。
推进法治惠民建设工程。深入实施“六五”普法,继续开展“共建和谐,八进社区”活动,努力在全区形成崇尚法律、遵守法律、运用法律的良好氛围。通过举办港闸区第二届法治文化节、开办“法务超市”,为社区群众提供贴心的法律服务。建设诉讼诚信应用机制,强化对涉诉信用的教育、评价和披露,加强与诚信监管部门的信息共享,开展“诚信微频道”深入宣传,举能动司法之力引领崇尚诚信的社会风气。以建设法治区、法治街道、民主法治村(社区)“三级联创”为抓手,努力推动政府依法行政重示范、司法公正廉洁上水平、公民依法维权有突破,实现区域法治建设整体水平位居全市前列。进一步完善一般打处机制、“打黑除恶”侦办机制、“大要案件”快速反应机制以及“刑侦基础”检查督导机制等,在实效上力求取得明显突破。
推进矛盾化解攻坚工程。加大排查力度,超前落实预警、防范、劝阻等各项工作措施,努力做到大小问题尽量不出街道、不出港闸。加大化解力度,明确包案领导和具体责任人,落实具体的工作举措。加大问责力度,由区纪委牵头,区监察局、区信访局参与,对包案化解和四项排查工作进行专项督查,保证重点督查包案责任到位,稳控措施到位。
推进综合能力提升工程。今年政法系统将建立健全民情台账、公开承诺、“挂、帮、包”定点联系、集中下访、定期接访等联系群众的各项制度,健全完善常态化、长效化群众工作机制,在真心服务群众的同时增进感情、提升能力。坚持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在实体、程序和时效上充分体现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要求。着力提升新媒体时代舆论引导能力,明确专人24小时网上舆情跟踪监测,以实时发现涉警、涉稳舆情。着力提升科技信息化应用能力,增强政法舆论引导工作的整体效能。
·温卡华:推进惩防体系建设和社会管理创新
·广东河源源城区推进社区社会管理创新
·吉林省公安机关大力推进社会管理创新侧记
·社会管理创新的辩证逻辑和科学路径
·湖南永州社会管理创新见实效
·山西阳泉社会管理创新工作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