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地方动态> 江苏

南京检察剖析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特点

2013-04-25 14:57:52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江苏法制报 

    南京市检察院日前通报了10起典型案件,其中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六大特征引人关注。

    据南京市检察院副检察长汪莉介绍,2011年以来南京市检察机关共批准逮捕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嫌疑人168人;提起公诉227人,法院均作有罪判决。

    通过对所办案件的分析,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出现六大新特点:一是犯罪手段更加隐蔽狡猾,智能化趋势明显。如有的犯罪分子将制假窝点选择在偏僻的农村和山沟,不易被人发现;有的业主定期更换雇用人员,增加人员流动性;有的通过网络或电话平台销售侵权产品;还有的制假企业即产即销,库存很少,查处和定罪难度大。

    二是犯罪分子的学历明显提高,专业化现象突出。2008年至2011年三年间南京市侵犯知识产权案件的犯罪分子大多初中文化以下,其中个体劳动者、无业人员和农民比例高达87.9%。而近两年,出现了一些高学历和有稳定工作的人员。

    三是共同犯罪的比例较大,集约化程度高。从近两年查处的案件看,60%以上侵犯知识产权案件为两人以上共同作案,有的共犯人数达到10余人,个别案件涉案人数达数十人,团伙各成员之间等级分明,分工明确,产业化集团化现象明显。

    四是涉案罪名范围扩大,高新技术领域犯罪不断增加,并迅速扩大到百姓日常消费的各个方面,吃穿住行无所不包,涉案罪名逐渐扩大到侵犯商业秘密、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等非常见罪名。

    五是社会危害加深,严重威胁人民群众健康与生命安全,出现了在中药中渗入西药、用水冒充煤焦油,用拉伸过的钢筋冒充合格钢筋等案件。

    六是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给网络犯罪提供了可趁之机,一些不法分子为谋取暴利采用开设网店的方法非法销售侵权盗版产品。如玄武区院办理的周某等人假冒注册商标案中,七家网店非法销售假冒的移动硬盘及相关数据产品,至案发时,网上交易额达到2000余万元。

[责任编辑:闫天舒]
相关报道

·制约知识产权保护的根本症结何在
·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 促进创新型经济发展
·上海市二中院关于知识产权诉讼调解机制的调研报告
·2012年安徽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典型案件
·河北省知识产权民事案件五年上升116%
·湖南省公布2012年知识产权十大典型案例

·湖南省公布2012年知识产权十大典型案例
·北京二中院知识产权审判服务首都文化产业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