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地方动态> 北京

北京二中院知识产权审判服务首都文化产业调查

2013-04-25 09:34:42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法院报 

北京二中院民五庭法官深入动漫产业园区进行普法宣传。闵午婷 摄

    北京作为文化中心城市,近年来,文化产业发展迅速,涉文化产业纠纷数量持续增多、类型不断更新。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紧密围绕发挥知识产权审判职能作用、推动首都文化大繁荣大发展这一主线开展工作,努力提高知识产权审判人员业务素质,创新审判工作方法,先后审理了多起文化领域有典型意义的精品案件,有些案件入选最高人民法院评选的“全国法院知识产权保护十大典型案例”,为推进首都文化繁荣、创新和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该院审理知识产权案件的民五庭先后荣获“全国知识产权审判先进集体”、“全国专利保护重点联系基地”、“北京市法院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在又一个世界知识产权日到来之际,记者就如何服务好首都文化繁荣、创新和发展这一主题,到北京二中院进行了深入调查。

    “五步走”庭审模式铸精品

    “涉文化产业案件示范效应强,社会公众看的不只是这一个案件如何审理,而是看涉文化企业如何维权,甚至能通过司法保护力度看出整个文化产业的发展趋势,所以对庭审和案件整体质量要求都非常高。”这是二中院院长朱江在视频观摩民五庭审理一起涉及知名作家的著作权纠纷知识产权案庭审后的感触,也是二中院民五庭全体同志审判工作努力的方向。

    审判实践中,面对全国首例互联网电视被诉侵犯著作权案、国内输入法软件纠纷第一案、全国首例“家庭多媒体中心”播放器侵害著作权纠纷案以及北京市首例涉及古诗词体算术题的侵犯著作权纠纷案、首例涉及专利说明书的著作权侵权纠纷案、3Q大战不正当竞争纠纷案、首例涉团购网站商标侵权纠纷案等类型新颖、社会关注度高的案件,二中院民五庭总是在打造精品庭审、精品文书和精品案件工作上下功夫做文章,通过自身的审判工作让社会公众明白什么样的行为是合法的,什么样的行为是非法的,努力促进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

    “在文化领域,经过司法裁判的典型案件对树立司法权威、引领文化产业健康发展,往往具有标杆作用。”二中院主管知识产权审判的副院长肖龙和民五庭的法官们深知这一点。为此,二中院民五庭积极探索,开创“五步走”模式:充分做好庭前准备、在“审”上狠下功夫、发挥合议庭整体功能、建立健全考评机制和总结分享传承经验,努力打造精品庭审。

    在努力打造精品庭审的基础上,二中院民五庭还着力将打造精品文书作为精品庭审的延续和审判质量提升的重要一环。在打造精品文书过程中,他们注重在强化标准定好调、强化素质打好桩、强化监督把好关方面着力;建立健全承办人自校、书记员初校、审判长精校、庭长总校的四级校核制度;搭建传帮带学平台,做好文书评优推精工作。同时,定期开展优秀裁判文书和瑕疵裁判文书点评活动,以优秀裁判文书为范例,供大家学习、借鉴,并让具有丰富审判经验的审判人员介绍文书写作情况,鼓励先进,营造公开竞争的良好氛围。

    此外,二中院民五庭还创新“三人技术组、五人合议庭”审判机制,解决包括发明专利权纠纷、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纠纷在内的复杂技术类案件,建立起类型化案件相对集中审理制度,并通过多环节管控案件质量、提升案件审理质效等举措,合力打造出一批精品案件。2012年,民五庭先后审理了46起以美国苹果公司为被告的侵害著作权纠纷系列案,该系列案件涉及到“苹果应用程序商店(APP STORE)”、“作家维权联盟”等社会公众关注度极高的热门话题,又面临涉外送达、管辖权异议等诸多程序。为此,他们在正确分析苹果应用程序商店的运营模式,准确认定各主体责任基础上,依法果断作出了认定苹果公司侵权的判决。其中,全额支持了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有限公司关于经济损失赔偿的诉讼请求,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五梯次”调解模式化纠纷

    “分镜制作是动漫片制作必经的前期工序,分镜完成前是不能交付成片的,所以要确定成片的交付时间,可从确定分镜制作完成时间入手。”在一起涉及动漫宣传片的委托创作合同纠纷中,尽管双方当事人同意在法庭主持下进行调解,但双方对成片交付时间和成片质量两个问题存在重大分歧,承办法官根据自己制作视频的经验,一语点中要害。随即,承办法官站在中立角度,从合同约定出发,请委托方尽快出具关于现有动漫片的修改意见,请受托方出具意见明确不予修改的范围。为详细了解双方的意见,承办法官利用周末时间将近400分钟的动漫片反复进行了观看,并与双方沟通修改的合理性和可行性。经过多次磋商,双方终于就数额、支付方式以及权利归属等整体达成一致。

    “争,则两败俱伤;和,则共赢发展。”面对这一知产纠纷的现实,二中院民五庭的每名法官都把做好每起案件的调解工作作为服务首都文化创新发展的实际行动,上面的事例只是民五庭法官发挥才智竭力进行调解的一个缩影。为做好知识产权案件调解工作,民五庭创新提出了“五梯次”知识产权案件调解模式,从调解工作的人员、对象、阶段、流程和方法五个层面分别形成梯次,努力化解以涉文化产业纠纷为代表的各类知识产权纠纷。近年来,民五庭运用该模式进行调解,调解撤诉率始终保持在较高水平,其中一审案件调解率连续八年超过50%,调解案件自动履行率达到100%。

    针对文化产业中创业企业较多、对行业协会等组织的依赖程度较大的特点,民五庭注重发挥行业组织的示范和引领作用优势,借助行业组织参与调解。同时,借此为行业其他成员树立良好的示范和引领作用,达到诉讼预警效果。在29起涉及游戏软件的侵害信息网络传播权系列案件中,合议庭发现双方当事人均属软件行业企业后,在征得双方当事人的同意后,通过北京市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北京12330),委托北京市软件行业协会对这29起案件进行调解。与此同时,二中院民五庭的法官也按照程序组织双方进行谈话,发挥自身调解经验较为丰富的优势进行调解,并就最新进展及时与北京12330和北京市软件行业协会的工作人员交换意见,确定下一步工作方案。在北京12330、北京市软件行业协会和法官的共同努力下,双方仅用30余天就对赔偿数额达成了和解协议,被告如约履行协议,原告向法院提交了撤诉申请,使得所有案件短时间得到圆满解决,既节约了审判资源,又促进了企业的和谐发展,取得了当事双方共赢的效果。

    “把脉问诊”入园区

    “由于文化产品的易复制性,仿冒、盗版层出不穷,一些文化创新主体在开发和推广产品时缺乏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而在面对侵权时,不仅不知道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反而影响了自己的创新积极性。作为法官,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只能根据法律规定行使有限的释明权,难以在深层次上为文化企业把脉问诊,有时只能看着某个文化创新主体的沉沦而扼腕叹息”,这是身居审判一线的民五庭法官们的切身感受,“要避免这种情况反复出现,法官就应‘动起来’,走出法院主动服务文化发展。”

    二中院民五庭一直将送法进企业作为延伸审判职能、服务首都文化产业发展创新的具体行动。他们进行司法服务的对象,既有综合性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也有专业性的动漫产业园区;既有凭着一两部剧集刚刚开始创业的小微文化企业,也有科研院所、博物馆院这样的大型文化事业单位。

    送法实践中,除针对企业需求开展主题授课、召开座谈会、组织普法宣传等活动外,法官们还强调以喜闻乐见的互动形式提供司法服务。

    在前不久的一次“文化创意产业知识产权保护沙龙”活动中,法官首先结合“喜羊羊”、“狄仁杰”等发生在文化创意产业中的司法案例,对文化创意产业中常见的著作权、商标权、不正当竞争纠纷的法律问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分析,随后法官走下讲台,穿梭于求知若渴的企业代表中间进行交流。“我们在维权过程和企业经营管理中,发现自己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和知识特别匮乏,所以非常需要法官对我们这些刚成立的小企业进行指导。”交流中,一位小伙迫不及待地向法官讲了他们的想法。在对委托作品、职务作品、商标抢注、漫画形象被非法下载等问题进行讲解后,法官们在感知对动漫制作的环节了解还不够深入,影响了对一些法律问题的判断后,又与园区工作人员和企业代表一起深入园区中的各个动漫工作室,通过设计人员的讲解,了解了从创意设计、后期合成到制成创意产品的全过程,感受到创意设计人员辛勤的劳动。

    这种互动性强、方便快捷、贴近企业工作需求的司法形式,受到了文化创意企业代表的普遍欢迎,也增强了法官们服务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责任感。正如朱江院长所言:“审理好各类案件是我们工作的基础,但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道路上,我们必须要延伸审判职能,发挥能动作用,让文化创新主体感受到司法的温暖,让社会主义文化百花丛中绽放出更多更灿烂的花朵。”

[责任编辑:闫天舒]
相关报道

·江苏镇湖苏绣被纳入知识产权司法保护
·南京法院:侵犯知识产权也会构成刑案
·河南洛阳中院发布白皮书保护知识产权
·河南焦作中级法院走访企业宣讲知识产权法规
·天津发布2012年知识产权发展、保护状况白皮书
·南京市鼓楼区法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纪实

·南京市鼓楼区法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