喊,喊破喉咙再喊,喊到“失音”怎么继续指挥交通?
4月20日地震后不久,四川省雅安市协和广场三岔路口,一个特殊的身影引起了记者的注意。胸前贴一张白纸,上书“非救灾车直行”6个大字,身材瘦小的学警朱剑,带着身上的“纸路牌”,穿梭在车流中,用手势使劲比划着,指挥非应急救灾车辆通行。
为了“把生命通道让出来”,他声音全哑了
4月20日8时02分,雅安市协和广场的三岔路口。交通信号灯由红变绿的那一刻,雅安市公安局雨城分局交警大队学警朱剑在指挥交通时发现,两辆大货车刚一启动,大地就剧烈晃动起来!
有人大喊:“地震了!”
几分钟过后,通过对讲机,朱剑和同事们接听到上级指示:“赶紧实行交通管制,分流车辆!非应急车辆不得走318国道,把生命通道让出来!”
民警对驶往芦山县的4个车道,迅速做了调整:应急救援车辆,3个车道加强放行;运送非医疗急救物资的车辆,分段放行;从芦山县驶出的车辆,如果是抢救受灾群众的车辆,正常放行。
对那些硬要回芦山的返乡车辆,朱剑跑上前:“您家里人有事吗?如果家里没事,报个平安就好,现在回去不安全!”
至于那些确实联系不上家人的,朱剑让他们把车停好,主动伸手帮忙拦住进芦山县的救援车,搭“顺风车”。
朱剑耐心地解释:“让应急救援车先进去,早到一分钟,就多抢救多少生命!”
在身上贴上“纸路牌”,学警成了“移动路牌”
这么挨个做工作,一个上午,朱剑已经嗓子哑到完全说不出话了。怎么办?
这时候,朱剑想到,来一辆拦一辆,效率很低。他赶紧向路边的群众求助:“大爷,我这里不能离开岗位,请您帮忙找一张白纸,写上‘非救灾车直行’6个字,我想贴身上!”
热心的老大爷不仅很快找来了3张写好字的纸,还带来双面胶,给朱剑和另外两名学警一一贴在胸前。
胸前贴着纸路牌,配合不断用力挥动手臂做手势指挥,3名年轻的学警引导从芦山到雅安的非应急救援车辆向前直行,再绕河边道路进入雅安市区,为救灾车腾道。
远远望去,他们就像一个个随时移动的“活路牌”……(记者 李 科 通讯员 余子鹏 孙 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