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人:眉山市公安局信息通信处科员 茹宏强
记录人:记者 台建林
人物特色:28岁,荣立四川省公安系统抗震救灾二等功。妻子即将分娩,“4·20”芦山特大地震又发,他主动请缨要求随队进行通信保障。
再过几天就要当爸爸了,和所有的准爸爸一样,我整天都沉浸于即将当爹的喜悦之中,对怀孕的妻子百般照顾,生怕有半点闪失。
做梦都没有想到的是,这突如其来的特大地震将我的计划全盘打乱。4月20日,地震发生后,处领导考虑到我妻子即将分娩,想让别的业务骨干赶赴一线随队进行通信保障。我思来想去,找到领导说:“虽然我也想在家看着宝宝出生,但天灾无情,在特大地震面前,我这点困难又算得了什么?更何况家里还有她爸妈照顾!”
4月20日11时,眉山抗震救灾分队从眉山出发,一路上,虽然经过了许多复杂地段,但整个车队始终保持了通信畅通,没有出现一起故障。
17时,眉山警队按时到达省公安厅指定的抗灾位置。
下车第一件事,我就跑去找通信指挥部位置。领导关心大家,说休息一下再找。我没去休息。自己这么年轻,体力充沛,不想失去这样一个自我锻炼的机会。
不到10分钟,我找到了一个既安全又便于通信指挥的绝佳场所。请示领导同意后,我和同事一起忙着搬搭帐篷,不到20分钟,搭设完毕,紧接着找桌椅、搬设备、安装调试。
21日上午11时30分,眉山特警接到命令,要求指派15名身体素质和随机应变能力较强的同志赶赴芦山县宝兴镇执行任务。我向领导申请:“让我去吧,论身体素质,我最年轻,论业务素质,我完全能胜任。”领导批准了。
当时,从芦山通往宝兴的道路还没有抢修畅通,运输车只能送到半路,剩下的十几公里路程全靠步行。沿途很多地段和地方滑坡,飞石不断,稍不注意就会受伤。
由于要保障小分队的通信畅通,我除了准备个人生存必需品外,还要背负25斤以上的通信器材,在这种情况下,没有顽强的毅力和强健的体魄,那绝对是天方夜谭。
21日16时30分,我们小分队已步行几个小时,大家的体力已接近极限,但根本不敢停下来休息,因为,那时余震和飞石不断,同志们只有咬紧牙关继续前进。
当部队行进到小余溪时,刚好遭遇到余震,危险发生,一块飞石恰好击中我的腿部,但我没有丝毫的停留,仍然拖着受伤的腿坚持咬牙走到了宝兴,轻伤不下火线,积极投入到抢险救灾工作中。
·关注芦山地震:灾区无重大刑事和治安案件
·记者连线:芦山地震最新情况
·关注芦山地震:校园损多毁少 体现避难功能
·新一届政府应对芦山地震:艰难困苦 玉汝于成
·关注芦山地震:武警消防官兵的身影
·民政部再向四川芦山地震灾区增调3万顶帐篷
·民政部再向四川芦山地震灾区增调3万顶帐篷
·关注雅安芦山地震:内蒙古自治区多部门组织集结救援队 时刻待命驰援地震灾区
·四川明确"芦山地震"抗震救灾十大任务
·关注芦山地震:芦山地震 牵动我们的心
·《焦点访谈》:直击芦山地震救援(二)
·“4.20”芦山地震•最新消息:卿海——四川灾区通信、道路中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