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问:政府在其中要扮演什么角色?
要打破“门票经济”,首当其冲就在于通过法律法规,要求地方政府及时伸出强有力的手介入旅游景区的经营管理,确保自然景区的准公益属性。
·政府在景区收费中不能越位在先
相对百姓而言,政府是强势的。如果政府凭着强大的资源优势与民争利的话,那么百姓也就没有生存空间了。政府掌控的最大资源除了行政权力外便是土地资源。一些老少边穷地区要么出矿产,要么有风景。于是地方政府便不约而同地向土地的衍生资源下手了。最近被炒得沸沸扬扬的凤凰围城收费事件就是典型的政府角色错位的案例。 [详细]
·门票怎能说涨就涨?
门票价格高低不仅关系到旅游业的健康发展,而且也是民生之大事,因而,对于门票价格监管者不能失声,应建立长效机制进行约束,有更严厉的规范措施。 [详细]
·我国拟立法严格控制景区门票价格上涨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23日再次审议旅游法草案。草案三审稿针对一些利用公共资源建设的景区随意涨价的行为增加规定加以限制,即拟增加控制景区门票价格上涨的程序,以控制景区门票价格的上涨。此外,草案还建议增加旅游者遵守文明旅游行为规范的原则规定,并同时增加规定:导游和领队应当向旅游者告知和解释旅游文明行为规范,劝阻旅游者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 [详细]
·我们的钱到底花哪去了
当凤凰县的“大门票”制度引来争论声一片时,杭州西湖却已迈入免票的第十一个年头。近日全国各地景区集体涨价的大潮再次把“门票经济”这个话题推到了风口浪尖。可以预见的是,由于不断上涨的票价,游客出行成本也将持续增加,但这种“门票经济”的运营模式是否健康,我们多花的钱到底被用在了什么地方,难道景区发展只能依赖门票吗?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