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警务室民警在调试监控设备。 方 毅摄
在山东烟台边防支队芝罘岛边防派出所,有一个被人们称作“海景房”的警务室,它就像一个流动的哨所,注视着所辖5600多亩海域的每一个角落,护卫着110多户百姓、300多条渔船和141座海上板房的安全。
走进这个建在渔船上的“海景房”,我们随着海浪左右摇晃,很难站稳。虽然有着70多平方米的空间,还能360度“观海”,却没有想象中的温馨。“交通基本靠船、睡觉基本在摇、娱乐基本没有。”民警庞全峰告诉我们。在这样的“海景房”中,他一待就是4年。这浩瀚的海上,一室一人,民警需要对这片海域的船舶分布、养殖区域、潮汐风浪情况了如指掌。
由于海上风浪大,整个板房时刻都在晃动,尤其是晚上遇到大风的时候,躺在床上就会感到头晕目眩,根本无法入睡。“海景房”中,虽配备有电脑、微波炉等电器,但庞全峰几乎不用,因为“海景房”的电力供应基本靠风力发电,没风的时候就没有电,有电的时候,风大浪涌就大。因为浪涌,人在海上警务室里不能低头,更别想看书看报,看几行字便会晕眩。值班一待就是24小时,走访养殖户之余,举目之内永远是一样的风景。值班看海,让庞全峰养成了特殊的技能——根据月亮就能准确判断航向。
今年3月的一天夜里,养殖区的老张急急忙忙给庞全峰打电话:“刚才只顾着在屋里吃饭,忘了把船拴上,船顺着海流漂走了!”庞全峰根据当天的潮汐情况和船被冲走的时间,判断船应该还在养殖海域内,便与养殖户一起驾船出海寻找。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寻找,庞全峰终于找到了这艘小船。当他回到自己的“海景房”时,已经是凌晨两点。
受经济利益的驱动,部分船舶违规出海作业、偷割网箱盗窃海珍品。警务室民警将“硬手段”和“软措施”结合起来,加强海上治安管理。除加大巡逻和重点整治力度外,民警还把养殖区内所有具有从业资格的潜水员全部纳入日常管理,要求凡是有需要潜水捕捞海珍品的,一律由警务室安排潜水员进行作业,并由民警全程监督,有效防范和减少海上非法潜水盗窃海珍品的行为。“有警务室在,我们就放心!”养殖户们说。(徐 隽 方 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