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平安使者

徐礼茂:点亮救援的第一束光

2013-04-24 09:22:44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公安报 

    四川省宝兴县公安局灵关派出所所长徐礼茂的眼睛里,这几天总泛着红丝,不仅仅因为伤痛,更因为劳累。

    4月20日,地震第一天,他所在的灵关镇断网、断电、断交通,几乎断了与外界的一切联系。徐礼茂和他的民警们,用自己的双手,开始了对生命的第一场抢救。

    派出所门口,有他亲手糊上的“抗震救灾临时指挥部”条幅。这些已经被雨水浸开的字迹,是群众眼中最初的希望之光。

    铁锅盛出的生命

    地震的那一刻,徐礼茂正在所里值班。一阵地动山摇之后,派出所已经乱得不成样子——所有的柜子和机器都倒在地上;围墙塌了半边。

    在仍然晃得厉害的街道上,徐礼茂和民警们开着警车出发了。“地震了,请大家到学校、广场等空旷的地方避险。”他们把自己变成了一座流动的110接警中心。

    惊魂未定的群众迅速涌到车旁报告险情——在钟灵村三组,一栋两层楼房完全倒塌,4个人被压在楼下。

    最初的救援永远最为艰难。挖掘机只能将废墟上的混凝土去掉一部分。因为怕再挖下去会伤到废墟下的群众,剩下的只能靠双手清理搬运。

    唯一能用的碎石工具,是铁锤。唯一能多装碎石的器皿,是铁锅和脸盆。

    大块的混凝土不仅沉重,更有着锋利的棱角。徐礼茂和民警们的手脚上,大多被划得鲜血淋漓。他自己的右脚,更是直接被大石块狠狠砸中。

    经过两个小时的铁锅搬运,他们终于将埋在废墟下的四人一一救出。其中有3人脱离生命危险。

    挖、挖、挖……在震后的最初一段时间里,这是徐礼茂做得最多的动作。因为通往外界的道路被彻底损毁,直到当天傍晚,他们才迎来了第一支徒步挺进灵关镇的武警支援部队。

    当时,他们已经和群众一起合力救出了8名群众,抬送救护伤员500余人次、重伤员50余人次。

    派出所成了临时指挥部

    4月20日中午,灵关派出所正式成为当地“抗震救灾临时指挥部”所在地。

    这个建议来自徐礼茂。

    在一趟趟抢救和运送伤员的路上,他发现了人们眼中的茫然:因为余震仍在继续,人们不敢靠近任何房屋;电力和通讯的中断更是让许多人慌了手脚。

    灵关派出所的地理位置很好,一面紧临着医院,另一面正对着身为主要安置点的灵关镇中学。

    他捡起地震时散了一地的A4纸。因为断电无法使用打印机,他写出由A4纸拼凑而出的条幅——“抗震救灾临时指挥部”。

    这座尚未与外界取得联系的小镇,在地震之后第一次找到了自己的“心脏”。

    因为担心信息不畅,他和民警们一起,驾着警车边走边喊:“抗震救灾临时指挥部就设在派出所,你们有什么情况都可以去那里反映。”

    对于惊魂未定的群众而言,这是最及时的消息。

    一时之间,派出所门口成为整个灵关镇聚集人口最多的地方。

    人们有的来这里求援,有的来这里等待救灾物资的发放,有的甚至什么也不为,就是觉得“待在这里会安心些。”现在,灵关派出所更加成为大量抗震救灾事务的处理中心。

    “刁包子”的先见之明

    4月21日下午,经芦山县通往灵关镇的道路终于打通。

    碎石不断、车辆拥堵的道路,在地震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成为抗震救灾工作持续快速推进的重要阻碍。

    但在灵关镇内部,这样的情况却并未发生。这与徐礼茂的先见之明,密不可分。

    灵关镇的企业超过200家,机动车数量众多。地震刚刚发生,徐礼茂便意识到了管好用车的重要性。他迅速划定了集中停放车辆的区域,要求车辆在此停放。通往派出所、医院、受灾群众安置点等地的道路,必须保证时时畅通。

    在宝兴县公安局政委俞学伟的印象里,徐礼茂是个“刁包子”,意思是,他是个说话很果断、点子多、让人佩服的人。

    在这次抗震救灾中,他的果断与口才,更是发挥得淋漓尽致。

    组织群众自救是一项重要工作。每一场救援里,都能看到徐礼茂的身影。他不仅亲身参与,更不断给人们鼓劲,教给人们许多震后救援的注意事项。当救灾物资因为交通阻塞暂时未能发放到群众的手上,他又耐心解释消除误解。

    “他是县局四大铁嘴之首。”宝兴县公安局副局长陶海说,他会用群众的话进行矛盾纠纷化解,在抗震救灾工作中,这样的能力显得尤为珍贵。

    “把资源留给更紧缺的人”

    4月20日下午6点,在打了无数个无法接通的电话之后,徐礼茂的妻子骆蕾终于拨通了丈夫的手机。

    但通话的时间只持续了短短几秒,“我一切平安,你们放心。救灾很忙,电力很紧张,以后不要给我打电话,我会每天给你发一个平安短信。”

    徐礼茂说,震区的资源太紧张了,他必须把资源“留给更紧缺的人”。

    他口中的资源,并不仅仅只是电力,更包括时间。从地震后到现在,他几乎没有合眼,只在23日凌晨,窝在漏风的警车里,打了3个小时的盹。

    他说他舍不得合眼。要做的事情太多,而要保护的人们,一分一秒都不能有差池。

    22日开始,灵关镇开始下起小雨,气温骤降,徐礼茂更是加大了巡逻力度,尽量不让突如其来的恶劣天气,影响群众的安置。

    他也舍不得用水,他总是将属于自己的饮用水,让给群众。

    只有一次,他捡到几瓶剩了点底的矿泉水。他不知道能不能喝,却又舍不得倒掉,终于狠狠心,倒在手心里洗了一把脸。(记者 丘勋锐 王自然 周琼)

[责任编辑:季上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