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临崖的公路、顶着呼啸的滚石、踩着颤抖的山体,官兵们每人背负着15公斤以上的装备器材,心中只有一个信念:赢得时间,抢救生命!
■救援人员背着胡大爷接力前行,把他安全送到乡卫生院接受进一步治疗。胡大爷激动地说:“我真是遇到了救星啊!”
昼夜疾行、细致搜救。截至4月22日20时,重庆公安消防总队抗震救援突击队在“4·20”四川芦山地震重灾区宝兴县搜救被困群众3人,疏散遇险被困群众22人,转移物资10.8吨;排除危房187间,清理废墟杂物10吨,搭建帐篷400余平方米;巡诊2000余人,治疗病人123人。
带上救援器材装备,徒步向宝兴县城突进
四川芦山7.0级地震发生后,重庆市公安消防总队启动应急救援预案,按照公安部消防局紧急指令组成抗震救援突击队。4月20日11时30分,总队集结36辆救援车辆、224名官兵向震区一线进发。由于震后交通受阻,经过12个多小时的跋涉,21日零时30分,部队到达雅安市芦山县城与公安部消防局抗震救灾指挥部会合。
指挥部要求重庆消防总队抗震救援队继续向北挺进,深入与外界失去联系的宝兴县实施救援。来不及任何休整,突击队36辆救援车辆立即向宝兴县挺进。21日1时30分,部队出芦山县不到5公里,车辆就再也无法行进了,通往宝兴县城的道路被上万吨的巨石切断封死,此时离地震发生已过去16个小时!
重庆消防总队政委张剑明当机立断:“突击队所有官兵带上救援器材装备,背负、肩扛、手抬,徒步向宝兴县城突进!”
沿着临崖的公路、顶着呼啸的滚石、踩着颤抖的山体,官兵们每人背负着15公斤以上的装备器材,心中只有一个信念:赢得时间,抢救生命!
张剑明冒着山体随时可能滑坡的危险,走在队伍最前列,一边了解前方灾情、路况、队伍情况,一边针对各类状况发出指令。
领命一线,冒险突破“鬼门关”
从双石镇到宝兴县,中途还得途经灵关镇,灵关镇此次受灾非常严重,许多房屋毁损,人员伤亡严重。特别是途中一个叫大峡口的地方发生大面积塌方,道路被完全阻断。
无法想像的惊险:在漆黑的夜里,一边是高山,一边是悬崖,脚下是巨石,坡下是深不见底的大峡谷。面对艰险,没有任何迟疑,消防救援人员身体紧贴山体,一步一步、一寸一寸地向上攀登,朝前挪动。此时,脚下的山体仍能感觉到余震的抖动,稍有闪失就会像石头一样滚下山崖。
一个小时后,人都闯过去了,器材一件也没丢。
4月21日6时25分,重庆消防总队抗震救援突击队抵达灵关镇。经请示部消防局指挥部后,继续向宝兴县进发。
14时40分,就在大部队距离宝兴县城2公里左右的地方,一个名叫“鼻梁骨”的地方,部队行进再次受阻。从地震那一刻起,这个地方大面积的飞石就一直没停过。经研究后,政委张剑明带头,三五人一个小组,冒着生命危险,快速通过。17时39分,突击队全部到达宝兴县城。
临危受命,救民于危难之中
在宝兴县抗震救灾总指挥部,得知县城周边的乡村急需专业救援力量,4月22日一大早,重庆消防总队抗震救援队派出两个救援分队,分别前往宝兴县城西面的五龙乡、北面的大马村方向排查危险区域,展开救援。
22日9时30分左右,西线救援分队搜寻到东风村八组时,发现一位老大爷被困在一座高山上。老大爷姓胡,是一名独居老人,已经76岁了,在地震中头部被滚石砸伤,神志不清,行动不便。随队军医立即为胡大爷包扎,进行救治。胡大爷住的地方已经成为危房,救援人员背着胡大爷接力前行,把他安全送到乡卫生院接受进一步治疗。胡大爷激动地说:“我真是遇到了救星啊!”
9时47分,北线救援分队前进到蜂桶寨购山村时,接到一名群众的求援,其弟弟在上班时遇上地震,至今杳无音信。得知情况后,救援分队立即随群众来到一个塌方区。虽然此时离地震发生已经过去近26个小时,但此处仍然不断有滚石飞坠。此前已经有几拨救援队帮助搜救都没有结果。
关键时刻,救援分队携带的搜救犬发挥了重要作用。经过反复嗅探,搜救犬有了发现。搜救分队将此作为搜救重点区域开始挖掘。经过1个多小时的工作,搜救分队终于发现了一个摩托车轮胎,然而却没有发现任何生命信息。但是消防救援队员并没有放弃,冒着不断坠落的飞石继续挖掘。12时35分,救援队员终于在被砸扁的摩托车附近找到了失踪者的遗体。(卢俊吉 何红波 陈山)
·重庆检察院与市能源投资公司开展廉洁“共建”
·重庆永川法院构建六项机制提升执行工作水平
·四川重庆消防官兵星夜兼程徒步挺进宝兴
·重庆渝北:一样的窗口 别样的精彩
·重庆一中院细化庭前会议实施
·重庆二中院三大平台解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