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在线访谈

专访四川省公安消防总队总队长马先宏

2013-04-24 09:07:30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公安报 

    将抢救生命作为第一要务

    专访四川省公安消防总队总队长马先宏

    ●此次地震救援过程中,四川省消防部门遇到哪些困难?如何应对?

    ●与“5·12”汶川大地震相比,此次地震救援在救援机制、协调指挥方面有何不同?

    ●除在第一时间救援灾区群众外,消防部队还需要做哪些工作?

    4月23日,四川芦山地震已经过去80个小时,灾区救援及灾区群众安置工作仍在紧张进行中。

    80个小时以来,在地震抢险救援过程中,四川省消防官兵采取了怎样的积极营救措施?接下来又有怎样的工作部署?记者专访了全程参与此次救援活动的四川省公安消防总队总队长马先宏。

    记者:地震发生后,四川省消防官兵在抢险救援中采取了怎样的工作部署?

    马先宏:芦山地震发生后,四川省公安消防总队迅速应对,积极部署,先后派遣2150余名消防官兵、450辆消防车、17艘冲锋舟及6条专业搜救犬投入救援工作。地震发生后,芦山消防力量迅速组织灾后救援,在外界救援力量尚未抵达时即救出不少被困群众。地震发生4个小时后,消防官兵第一批赶赴受灾地区救助群众。下一步,四川省消防总队将会在上级机关的安排下将工作重点转为预防震区次生灾害发生及灾区群众安置等工作。

    记者:此次地震救援过程中,四川省消防部门遇到的困难主要体现在哪里?采取了怎样的应对措施?

    马先宏:芦山地震发生后,四川省公安消防总队第一时间启动了应急机制,各级领导迅速抵达指挥中心开展救援工作。由于灾区宝兴县、太平镇等地路况复杂且震后余震频发,给消防部门的救援工作造成影响。地震发生后,四川省消防总队调集包括飞豹突击队在内的精英力量,携带大量重型装备赶赴灾区。救援力量抵达灾区后成立了前线指挥部,进行全局协调指挥,仅在龙门乡,救援力量就救出32名遇险群众。

    记者:与“5·12”汶川大地震相比,此次地震救援有何不同?

    马先宏:与2008年汶川地震相比,此次芦山地震发生后,消防部门在救援机制、协调指挥方面都有很大提高。无论是接警、出警还是警力部署、配置都比汶川地震时有了很大改进,可以说这次救援是一次科学化的救援。此外,汶川地震后,四川省消防总队针对四川地震多发、地质情况复杂的特点,积极开展日常训练、演练。在此次芦山地震发生前一天,四川省消防总队还进行了一次演练活动,官兵积累了很多地震救援经验。

    记者:除在第一时间救援灾区群众外,四川省消防总队还做了哪些工作?

    马先宏:四川省消防总队官兵除参与抢救群众任务外,还进行了大量的灾区群众安置工作。目前,四川省消防总队负责7个灾区群众安置点,每个安置点安置群众都达千余人。消防官兵对灾区群众安置点防火工作进行了部署。同时,由于医院承担着转送伤病员和治疗群众的重要作用,消防官兵特别对灾区几个医院和医疗点防火工作进行专门布置。

    记者:地震发生后,不少志愿者纷纷到灾区参与震后救助工作。目前灾区还有哪些工作需要志愿者前往帮助?

    马先宏:希望通过《人民公安报》向前往灾区的志愿者表达感谢。地震发生后,很多志愿者踊跃报名参与地震灾后救援工作,给予灾区很大帮助。但是,由于此次地震灾区地质条件复杂,二次灾害目前来看仍然有可能发生,四川省消防总队官兵在前往灾区前携带了很多应急设备,能够保证在恶劣环境下等待支援。由于不了解灾区情况,一些志愿者在进入灾区后出现不适应,甚至因二次灾害产生伤亡,令我们感到非常惋惜,希望志愿者能够有组织、选择合适方式参与地震灾区震后救援及重建工作。(记者 郭坤泽 王文硕 丘勋锐)

[责任编辑:季上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