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地方动态> 山东

千方百计抓兑现——山东东平法院执行工作纪实

2013-04-24 08:44:52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法院报 

“真没想到,不到一个月我就拿到了钱,给我孩子治病的钱总算有着落了。谢谢法官,谢谢法院!”近日,70多岁的张大爷在拿到肇事方的赔偿款后对山东省东平县人民法院的法官激动地说。

面对执行难困境,东平法院将最大限度实现当事人的胜诉权益作为执行工作的根本要求,积极探索实践,不断创新执行方式、加大执行力度、规范执行行为,执行工作呈现出“无执行积案、无执行信访、无执行投诉”的良性发展态势,受到人民群众赞扬。

协作+配合 齐心协力解难题

案件“进门”即考虑如何兑现。

“你知道对方有什么财产吗?需要采取财产保全措施吗?”在办理立案手续时,法官对王某及时做出提醒。随后,保全法官立即奔赴50多公里,将被执行人一车辆予以查封扣押。

该案进入执行程序后,因为事前已对被执行人财产进行保全,有财产可供执行,使得案件顺利执结,王某的权益很快得到实现。

执行难,难在人难找、财难寻。东平法院在调研中发现,许多当事人在立案、审判环节就已消失无踪或将财产转移,造成执行法官即使再穷尽措施,也是“人找不到、钱封不着”。“为有效破解这一难题,我们必须做到立案谋划执行,审判兼顾执行。”该院院长周辉深有感触地说。

《关于加强立案、审判与执行协调配合的意见》随即出台,要求从案件“进门”起,办案流程中的每一名法官都把当事人合法诉求的实现视为己任,切实形成法院内部解决执行难合力。立案环节,加强诉讼风险告知、财产保全提示;审判环节,强化调解工作力度、督促主动履行;执行环节,实行“审执会诊”,共同研究,制定执行方案。

今年以来,该院民商事案件进入执行程序的比例仅为24%,同比下降8.7个百分点。

强制+教育 刚柔并济破僵局

案件执行讲究技巧。

曹甲与曹乙是本家兄弟,曹甲在帮曹乙盖房时因房顶檩条断裂摔成重伤。法院依法判处曹乙赔偿曹甲各项损失18万余元。曹乙随之逃往外地下落不明。

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执行人员立即查找财产线索,将曹乙的银行账户强制冻结,但存款仅有几十元。当得知曹乙在济南打工的消息后,干警又多次赴济南寻找曹乙未果,执行工作陷入僵局。

既然这条路走不通,那就再另辟蹊径。执行人员转而做曹乙父母思想工作,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希望他们配合法院劝说曹乙回家;同时,又积极邀请村委会领导和曹家长者帮助做工作。经过多方的不懈努力,曹乙终于在今年春节期间返回家中。在执行干警主持下,曹乙向曹甲家人表达了深深的歉意,并达成了履行和解协议。

执行难,难在当事人不配合。东平法院不畏艰难,迎难而上,在工作实践中总结出了一条强制威慑与说服教育相结合的执行秘诀,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骨头案”。

为提高强制威慑与说服教育的实效性,该院制定出台了《关于建立东平县执行工作威慑机制的意见》,与金融、房管、工商等部门实行信息交流,对被执行人融资、投资、经营、置产等活动采取相应的限制措施,并在干警中开展了“群众工作能力提升年”活动,切实提高干警把握社情民意、与当事人沟通做思想工作的能力,为案件执结打下坚实基础。

今年以来,该院以和解方式执结案件238件,占所有被执行案件的72%。

联动+快速 多措并举清积案

坚持把清理执行积案当做大事来抓。

“喂,陈法官吗?我在小区门口看到吴某了,你们赶快过来吧。”

接到执行信息联络员提供的线索后,执行法官不到10分钟就赶到了现场。一起长达9年的积案顺利得以执结。

清理执行积案,不仅是法律问题,更是社会问题,靠法院一家单打独斗是行不通的,必须在党的领导下,在各相关职能部门、人民群众共同配合下进行。

东平法院积极与公安、工商、税务、银行等20个部门建立了执行联动机制,并在社区、乡镇、部门、行政村聘请200名执行信息联络员,编织了横到边、纵到底的基层执行协助网络。同时,紧紧依托执行110,利用执行联络员信息灵、地域熟、人脉广的优势,对获取的执行线索第一时间出警采取措施。

今年以来,该院执行案件收案451件,结案398件,执行标的到位率69%,当事人自动履行率65.4%,涉执信访息诉率100%。

[责任编辑:闫天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