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平安使者

18年坚守换来百姓信赖

2013-04-23 10:37:49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山西法制报 

    记全国优秀法官、朔州市平鲁区人民法院立案庭庭长巩文军

    18个春秋冬夏,巩文军先后担任书记员、代理审判员、执行员、执行局副局长、立案庭庭长职务,改变的是工作岗位,不变的是对法院事业的执着追求和对人民群众的满腔热忱。他常说:“老百姓登一次法院门需要多大的勇气呀,我们对案件处理的公正与否、对当事人态度的好与坏,在其心中会留下毕生的痕迹。我们一定要在公正司法的基础上像对待亲人一样对待每一位来院群众。”他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巩文军辛勤的工作也得到了最高法院的肯定,今年他被评为全国优秀法官。

    转变理念 探索执行新路子

    2002年,巩文军从审判庭调入执行局工作。为了有效改善执行难问题,他向局长建议并报院党组同意,改变过去“法律没有明文规定的都应禁止施行”的做法为“凡是法律没有明文规定禁止的,都是可以尝试的”,认真总结经验,借鉴兄弟法院的成功经验,大胆探索执行方法,增强执行工作透明度,将执行工作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积极获取机关、银行及企业的支持,注重办案中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和谐统一,实现了公正执行、高效执行、文明执行、艺术执行、和谐执行。他在执行局工作的七年间,没有固定的节假日,通过与全局干警的努力工作,换来的是连年的高执行率和大批旧存案件的执结,连续七年在全市执行工作年终评比中拔得头筹。

    换位思考满腔热情待群众

    2009年3月,院党组根据工作需要将巩文军从执行局副局长岗位上调整到立案庭工作。作为拥有二十多万人口的新区来说,外地务工人员多,加之大量的旧城拆迁改造及工业占地现象的不断增多,纠纷大量涌入法院。巩文军不骄不躁,在碰到新类型案件、社会影响大的案件时,及时向院领导进行汇报处理或通过院领导向区委区政府汇报后协调处理,并向院党组提出了一系列合理化建议,为立案大厅配备了电脑和打印机,为当事人设置了调解室、接待室和休息区,配备了饮水机、桌椅板凳、纸笔等,还制作了各种精美的便民服务手册。他还查阅参考了大量资料,数易其稿制订“朔州市平鲁区人民法院审判流程管理实施方案”,提交审判委员会进行了讨论定稿。他经常换位思考:假如我是当事人,我希望的接待法官是什么样的呢?所以他接待每一位来访者时都满腔热情,认真对待。

    知难而进 诉前调解解民忧

    如何将上访苗头消除在萌芽状态,怎样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巩文军知难而进,用心总结了一套“信访接待术”——面对怒气冲冲的来访者,要以“柔”克“刚”,少说多听,让对方吐出心中不快后耐心对其释疑解惑,直到对方平静的离开。有的当事人反映的情况不属于法院管辖,巩文军也能将心比心,真情相待,并为来访者出主意、想办法进行合理的多元渠道疏导。如今,平鲁区法院无一件与法院有实质联系的上访案件。

    去年,一名黑龙江司机受雇给平鲁区送松树秧苗,司机依雇主吩咐超载而导致被罚款1700元,雇主又不愿出此笔费用,双方为此发生争执,司机无奈之下来到法院讨说法。他来到立案庭,焦急地告诉巩文军,如果费用全让他出,他这六七天就白忙活了,法院不能解决问题就去政府部门上访。巩文军马上和雇主通电话并将雇主代理人找来,耐心地给他们做工作。经过三个多小时的协商、调解,雇主一方承担了1200元费用,外地司机自行负担500元。事情处理完,司机连声表示感谢。

    调入立案庭工作四年间,巩文军遵照“调解优先、调判结合”的原则,会同全庭干警审查立案1100多件,对所有受理案件进行了诉前调解。四年来,巩文军共庭前调解、撤诉五百多件案件,占全院调解、撤诉案件的一半,且无一错立、错审。

[责任编辑:闫天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