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政清廉才能取信于民
——省级党委书记谈反腐
“各级领导干部都要牢记,任何人都没有法律之外的绝对权力。要加强对一把手的监督,保证领导干部做到位高不擅权、权重不谋私。”2013年1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指出,当前一些领域消极腐败现象仍然易发多发,一些重大违纪违法案件影响恶劣,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
为政清廉才能取信于民,秉公用权才能赢得人心。做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省级党委一把手责无旁贷。
把作风要求转化为制度规定
“加强预防腐败信息共享,深化廉政风险防控。”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郭金龙认为,深入推进廉政风险防控管理,要在抓好关键环节上下工夫,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加强预防腐败信息共享,增强廉政风险防控合力。
2013年4月12日,福建省委书记尤权在《人民日报》发表署名文章《让权力“狡猾”不起来》,引起社会热烈反响。他认为,党员干部中之所以存在种种作风问题,既有理想信念动摇的原因,也有制度不完善的原因,特别是行政审批、干部人事等方面制度存在漏洞,还有制度不落实、监督不到位的因素,对一把手的监督仍然是薄弱环节。
尤权认为,只有把作风要求转化为有效的制度规定,并贯穿到干部选拔任用、考核评价、教育培养、管理监督等各环节,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党风廉政建设时紧时松的问题。
“如果说制度建设的目的是把权力关进笼子里,教育的目的就是把欲望关进笼子里,不让私欲膨胀。”尤权说,必须把老生常谈的工作抓好,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
针对腐败多发易发领域与环节,吉林省委书记王儒林认为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他的思路是:“改革限权、依法确权、科学配权、阳光示权、全程控权”。
盯紧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
记者发现,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是省级党委一把手到检察机关调研时必问的问题。
中央政治局委员、天津市委书记孙春兰上任伊始,就来到天津市检察院调研。她听取了简要汇报后,重点了解了检察机关近年来查办贪污贿赂等职务犯罪的情况,强调“要加强队伍建设”。
山西省委书记袁纯清在山西省检察院调研时,对于进一步加强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方式方法进行了指导。他说:“要进一步对职务犯罪发案特点、规律等进行调查研究,找准打击重点。”他特别强调,山西检察机关要进一步加大对职务犯罪的打击力度,特别是对煤焦领域职务犯罪决不可掉以轻心。
青海省检察机关2012年着力加强职务犯罪预防工作,共提供行贿犯罪档案查询1456次。青海省委书记骆惠宁近日在《青海省检察机关2012年度惩治和预防职务犯罪分析报告》上作出批示:各级党组织要支持推行行贿犯罪档案查询制度。
“力度加大,有效促进了国家工作人员依法行政。”云南省委书记秦光荣等多位省级党委一把手肯定了检察机关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的工作。
“着力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提高党和政府的公信力。”山东省委书记姜异康等对下一步工作提出了具体的方向与要求。(王丽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