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专题

弘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万众一心战胜地震灾害

2013-04-21 14:38:48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四川日报 

    20日上午,芦山县发生里氏7.0级地震,震区房屋严重倒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遭受严重损失。我们向地震中的遇难同胞表示沉痛哀悼,向不惧艰险、英勇奋战在抗震救灾第一线的灾区广大干部群众、解放军指战员、武警官兵、公安干警和来自各条战线、四面八方的救援人员,表示深切慰问和深深敬意。

    面对突如其来的地震灾害,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要求把抢救生命作为首要任务,千方百计救援受灾群众,科学施救,最大限度减少伤亡。李克强总理亲临震中指导抗震救灾工作。省委、省政府紧急动员部署,立即启动一级应急预案,省委书记王东明,省长魏宏急赴救灾一线,现场指挥抗震救灾。国家地震局、国家减灾委、民政部、解放军总参谋部、成都军区、四川武警部队等紧急行动,赶赴震区指导抗震救灾;及时派出救援队伍,全力抢救群众生命财产。震区各级党委、政府也全力以赴组织群众投入抢险自救。震区交通保畅、医疗救治、物资保障、通信抢修、群众安置、稳定社会等各方面工作正在有条不紊推进。

    地震无情,人间有爱。强震面前,各级各界快速反应,应对措施自信有力:

    ——这是争分夺秒的进军,因为在灾难面前,时间就是生命。从空中、从陆路,救援人员、救灾物资,沿着“生命通道”,风驰电掣地挺进震中,努力赢得更多的生命。

    ——这是凝心聚力的抢救,因为在灾难面前,生命重于泰山。尊重生命,以人为本,第一重要的是救人。抓住72小时黄金救援期,一分一秒也不耽搁,要把埋在废墟里的群众抢救出来,要抓紧对所有房屋进行排查,确保受伤群众一个不漏。

    ——这是万众一心的斗争,因为在灾难面前,举国关注芦山。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无疆大爱,必将带给灾区民众更多信心;制度优势,必将成为战胜灾害的根本保障。

    在战胜汶川特大地震灾害的艰苦卓绝的斗争中,我们用生命、热血和汗水铸就“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历史和实践反复证明,面对自然灾害,必须要有战而胜之的勇气和底气,必须要有战而胜之的决心和信心。经过血与火淬炼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是中华民族攻坚克难、无往不胜的一笔宝贵精神财富,必将成为四川人民战胜芦山地震灾害的信心和力量之源。

    战胜地震灾害,最重要的是镇定、信心、勇气和强有力的指挥,最重要的是应对有据、处置有序的快速行动。当务之急,震区各级党委、政府要把抗震救灾作为当前的头等大事和首要政治任务,立即启动、有力实施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党政主要领导要亲临一线,靠前指挥,迅速组织力量投入抗震救灾工作。要未雨绸缪、周密部署,加强地震监测,切实防范余震带来的次生灾害,妥善做好受灾群众安置工作,切实维护灾区社会稳定。

    我们坚信,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在省委、省政府的有力指挥下,全省人民万众一心抗震救灾,一定能够书写战胜地震灾害的历史新篇!

[责任编辑:王春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