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把我国的文化建设推向一个新的高度,明确提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把文化作为民族的血脉、国家实力的象征与体现、人民的精神家园来定位,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长期的审判实践告诉我们:缺乏文化根基和浓浓文化氛围熏陶的法院和法官群体,是难以承担大任、难以令百姓信服、难以取得公信力的。法院文化是法官群体的灵魂,它决定并支配着法官群体的价值取向,对提升法官群体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意义重大。
因而,法院文化内涵的丰富,应以党的十八大报告精神为指针,以先进的法院文化推进法官队伍建设,充分发挥法院文化所具有的激励、约束、导向功能,努力打造法院品牌工程和亮点工程。
加强干警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教育,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
全面提高干警职业道德素质
加强对法官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以“开展提升群众满意度”活动为契机,在法官群体中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引导干警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营造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社会氛围,培育知荣辱、讲正气、做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从优待警,从严育警。深化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
着力加强法院管理文化建设
坚持以人为本,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规范法院工作人员的行为,调动法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建立科学的考评制度,把考评结果作为衡量工作成绩的一项重要内容。建立起以审判监督庭为龙头,立案、信访、政工、纪检监察等部门共同参与的立体式监督体系。建立起“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干部用人机制,通过竞争,在法官队伍中营造出一种比学识、比作风、比贡献的竞争氛围,把公平、公开竞争的思想理念根植于法官心中,增强法官队伍的内部活力。
建立起监督制约机制,自觉接受党委、人大、政府、政协和社会各界的监督,让群众有举报的渠道,充分发挥群众的监督作用。
通过制度化、规范化管理,规范法官的职业行为,使法官将制度的要求内化为自身的道德素养,渗透到思想和行为中,转化在爱岗敬业的实际行动上,使法官的一言一行都成为公正与效率这一法院文化目标的外化和直观体现,确保法院的社会形象公正,并以此来赢得社会的信赖和支持。(陕西省子长县人民法院院长 冯向宁)
·广西:学习十八大精神集中轮训开班
·把握十八大精神实质注重常学常新联系实际
·江西:全省设区市公安局长“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理论研讨班结束
·公安现役部队领导干部十八大精神研讨班开班
·江西设区市公安局长集中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
·十八大精神纵横谈:社会管理 从一元到多元
·十八大精神纵横谈:社会管理 从一元到多元
·甘肃举办轮训班学习十八大精神
·浙江省司法厅开展十八大精神集中培训
·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要做到“四个必须”
·深入贯彻十八大精神 努力提高司法公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