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法治建设

衡水市司法行政工作综述

2013-04-19 15:43:16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河北法制报 

  衡水市司法局局长李延升(左一)指导法律集中宣传活动。

  耐心为群众解答法律问题。
  “党员律师为民服务百日活动”启动仪式上律师现场解答群众咨询。

  衡水市司法局举办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培训班。

    2012年,衡水市司法行政系统风雨兼程、步伐铿锵,走过了不平凡的一年,来不及拂去旧日的仆仆征尘,就踏入新一年的碌碌征程。2013年3月22日,衡水市召开了全市司法行政工作会议,在局长李彦升凝心聚力、催人奋进的工作回顾和展望中,衡水司法行政工作的成果和愿景清晰真实地展现在与会者眼前。

    人民调解工作增添新亮点

    2012年,衡水市司法局在健全组织、强化排查、消除隐患上下功夫,做足人民调解工作。

    全面推进司法所垂直管理工作,理顺司法所管理体制。强化对基层调解组织的指导,使全市125个司法所中的70个所实现了垂直管理,成为县市区司法局的派出机构。落实政法专项编制,司法所长符合条件的享受副科级待遇,彻底解决了基层司法行政工作中的编制、人员、用房、装备等问题,为充分履行职能,维护社会稳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大力推进专业性、行业性、区域性调解组织建设。按照“三位一体”大调解体系建设的要求,加强与卫生、劳动等部门的协调沟通,推动排调重点向医疗、交通事故赔偿、农村经合组织等领域延伸。在市县两级建立了医患纠纷调解组织,通过对医疗纠纷分析研判、提供调解咨询意见,为建立和谐医患关系发挥了积极作用。将人民调解的触角扩大到了新型经济合作组织,在深州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调委会60多个,民调小组95个,调解信息员326名,合作社调委会共成功化解矛盾纠纷700多起,有力维护了农村社会和谐稳定。截至目前,全市共建立各类调解组织5164个,有调解员28348名,基本实现了调解组织全覆盖。

    2012年,围绕衡水湖国际马拉松赛和十八大安保工作,衡水司法行政系统集中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调解,扎实开展排调专项攻坚、“百名律师下乡村,促进矛盾大化解”等活动。全市民调员深入城乡接合部、“城中村”、治安复杂的村居、街巷,认真排查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征地拆迁补偿、民事损害赔偿等热点、难点纠纷,实现了一般纠纷不出村(居),重大矛盾纠纷不出乡镇(街道),疑难矛盾纠纷不出县市区的目标。2012年全市排查各类纠纷32875件,调解成功32410件。

    法援服务水平实现新提高

    实施法律援助民生工程。为满足群众对法律援助的需要,衡水市司法局以法律援助工作提升年活动为载体,以构建“半小时法律援助服务圈”为抓手,在全市120个乡镇(街道)建立了法律援助工作站,并在各村(社区)建立了法律援助联络点。在工会、妇联、残联等单位设立了46个法律援助工作站,鼓励和支持社会组织为特定群众提供法律援助,确保有维权需求的困难群众半小时内找到法律援助机构。继续深化法律援助便民服务主题实践活动,适当从宽掌握经济困难标准,开通农民工讨薪、工伤事故赔偿等无障碍援助绿色通道,降低法律援助门槛,提高受援面,实现了为困难群众维权的“快速反应”。2012年,全市共办理各类法律援助案件1745件,基本做到了应援尽援。

    拓宽法律服务领域触角。进一步加强政府法律顾问、企业法律顾问和涉农法律服务工作,广泛开展“党员律师为民服务百日活动”、“企业法律直通车”活动,贴近区域经济发展中心任务和重点项目,有针对性地进行“法律体检”, 推动法律服务向知识产权、金融证券、小微企业等领域发展。全年全市律师共办理各类案件3516件,为423家企事业单位和重点项目建设担任法律顾问,参与项目洽谈和招投标等事项,开展送法进企宣传活动110次,为企业修改起草法律文书千余份,提合理化建议30余条,为企业规避和防范风险,发挥了参谋助手作用。

    推进公证工作健康发展。切实加强公证员管理,提高其风险防范意识,规范案件受理、审批和出证各环节的工作规程,开展公证质量大检查活动,严把公证质量关。畅通“绿色通道”,推出便民服务热线、上门服务、一次性告知、一次性办结等便民服务措施,对下岗失业、低保特困、残疾人等群体根据具体情况实行优先办理和减免收费、预约上门等服务,全市公证业务拓展到土地开发招投标、土地使用权流转、乡镇企业改制和劳务合同等行业和领域,业务总量连续5年递增,年均增速9%以上,有效规范了市场行为。全年全市共办理公证事项11006件,公证预防矛盾纠纷的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

    理顺司法鉴定管理体制。2012年,衡水市司法局积极开展司法鉴定机构内部管理规范年活动,做好司法鉴定机构资质认定工作。成立了司法鉴定协会,增强管理水平和鉴定能力。全市20家司法鉴定中心,涉及医学、会计、建筑工程质量、农业、林业、水利、电子、化工、机电等行业。全年共出具各类鉴定1600多件,没有发生假鉴、错鉴案件,保障了诉讼需要,为服务司法审判和促进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安置帮教工作取得新成效

    认真细化安置帮教工作。建立了市县乡三级信息化管理平台,实行动态监控制度,随时掌握衡水籍服刑在教人员在监所改造表现、劳动技术能力、身体健康状况等实际情况,为提前做好衔接帮教做准备。认真组织开展刑释解教人员调查摸底活动。对近年来回归社会人员,特别是有重新违法犯罪苗头的人员进行了重点摸排,掌握他们的思想状况、去向和居所,并按照案件性质类别、服刑在教期间表现、回归社会时间长短、身份特征等分类登记造册,落实帮教力量和帮教措施。

    扎实推进安置基地建设。衡水市司法局以规模大、有潜力、社会责任感强、企业经营状况良好的某集团公司为依托,建立了市直首家集食宿、教育、培训、工作于一体的过渡性安置(培训)基地,解决了无家可归、无业可就、无亲可投的“三无”人员临时就业和安置问题。目前,全市共建立基地18个,累计安置刑释解教人员200多名。

    实现矫正管理信息化。认真执行定期报到、请假会客、集中学习、公益劳动、分类管理、考核奖惩等日常管理制度,加强教育矫治工作。充分利用“司法E通社区矫正信息管理平台”,随时抽查矫正对象是否脱离管辖范围,并对矫正对象随时随地教育和提出警告,使社区矫正工作走上了信息化管理轨道。

[责任编辑:闫天舒]
相关报道

·河北衡水努力打造公安文化品牌
·王宝军当选河北省衡水市政协主席
·河北衡水端掉三个非法拼装农用车黑窝点
·河北衡水:警民闹市降火魔来源
·河北衡水检察机关开展“三学三看三强”活动
·衡水市建立“日排查、周调度”“三访四关”矛盾纠纷排查化解长效机制

·衡水市建立“日排查、周调度”“三访四关”矛盾纠纷排查化解长效机制
·河北衡水开展志愿者冬季防火百日宣传
·河北衡水法院能动司法为经济发展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