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地方动态> 河北

河北高院院长:人民法院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2013-04-19 15:20:30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河北法制报 

省高院院长卫彦明在安平法院视察指导工作时指出

——人民法院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4月17日下午,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卫彦明一行来衡水市安平县人民法院视察指导工作。衡水市委书记李谦,衡水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戴国华,衡水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周廷生、常务副院长田凯山,安平县委书记李哲民,县长崔建发,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李连兵等领导陪同。

    卫彦明院长首先实地考察了大何庄人民法庭审判楼建设工地,就法庭建设的工程进度、配套设施等探讨交流。随后,视察了县法院综合审判楼及走廊文化建设工作,并在县法院办公楼会议室召开了座谈会。

    座谈会上,县委书记李哲民重点就全县的丝网、生猪等特色产业进行了介绍,提出了今后的发展蓝图。县法院院长李文辉以《深化工作创新,服务和谐发展》为题,汇报了全院通过诉讼风险提示、诉调对接、法律释明将“司法功能前移”的做法。

    会上,卫彦明院长对县法院近年来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对市、县领导对法院工作的支持表示感谢。他指出,矛盾化解不一定要走诉讼渠道,人民法院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政绩不是数字游戏,不是比谁办的案件多。如果人民法院通过工作创新、能动司法,使辖区的诉讼案件大幅下降,这就是政绩。

    卫彦明指出,安平的丝网工业全国、全球知名,6亿多的县财政收入还很有潜力,从发展角度讲,我觉得安平是一个希望之地,是一个实现梦想之地。人民法院要在保证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的前提下,延伸服务职能,积极作为。安平法院的做法切合了服务发展的方向。

    就做好法院工作,卫彦明强调了四点意见:一要正确处理好能动司法与独立审判的关系。从人民法院工作这个层面说,人民法院要在党的领导下、在人大监督下、在政府的支持下、在政协和社会各界关心和帮助下来完成我们的任务,作为人民法官都要明白这个道理。我们所有的工作都是为党的大局服务的,都是按照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所以,人民法院的工作一定是主动、积极的,这是一个政治上的概念。但从工作层面上的个案而言,我们就是独立、中立和被动的。人民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任何行政机关、社会组织的干预,所以是独立的;也是中立的,因为法律规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又是被动的,要贯彻不告不理的司法原则。总之,从法院整体而言不存在独立、中立、被动,但是就个案必须遵循独立。

    二要正确处理好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的关系。老百姓有纠纷有矛盾到法院,是想解决事,不要拿程序绕圈子。程序是为实体服务的,当你实体公正保证不了的情况下,所有程序都是假的,所以要更多地注重实体公正。为什么现在非常强调程序呢,是因为过去我们一直轻视了程序。当所有的专家都告诉你程序很重要,就又偏向程序公正了。走任何极端都是错误的。但要记住这句话:没有解决实际问题,谁都不会说你公正。要组织全体干警认真学习习总书记2月23日政治局会议上《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的讲话精神,所有司法机关都要围绕这个目标去改进工作。申诉信访难、执行难是过去我们说人民法院面临的“两难”,现在叫诉讼难、立案难。现在讲审判指标,不少法院在管理上“严进宽出”。立案把得非常严,而在审理中,由于我们没有一套大民法,一些法官又随意性很大。因为他可以引用《民法通则》、《合同法》、《担保法》、《物权法》等条文,法律条文分散在不同的体系之中,这些法律经过20年的沉淀,互相是有冲突和碰撞的,引用的条文不同结果也肯定不一样。不要给老百姓玩程序,要认真学习《民诉法》总则,正确理解立法精神和目的,看民事诉讼的原则和任务是什么,看明白了,你就知道怎么做了。老百姓来打官司,就是解决事,你能解决就解决,不能解决作出合理的解释。所以,我们要纠正“严进宽出”变为“宽进严出”,案子进来容易但要严把事实关和质量关。两种立案要慎重:新类型案要慎重,群体性纠纷要慎重。三要转变工作作风。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杆秤。老百姓打官司不容易,去了之后绕了很大圈子,问题没有解决,谁还会相信法律?要树立司法公信,我们的法官一定要跳出法院看社会,反过来透过法律看法院,这样就会知道问题出在哪里。当好我们的法官不仅要懂法律知识,还要懂社会知识、懂经济发展的规律,任何事物都有衡量的标准和底线,任何行业都有它的潜规则。一定不要拘泥于法律、局限于法院,一定要了解社会需要什么,了解党和政府需要什么,了解人民群众需求什么,才能准确地把握好案件的处理。不能不作为,要有所为。要坚持依法办事,为百姓办事。四要一定记住廉洁。廉洁是大事,千万要不吃、不拿、不沾、不占,这样的队伍才能让党放心。相信安平法院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人大的有力监督下,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政协和社会各界的关心帮助下,通过全体法官的努力,使我们的工作有大的进步和发展,为全县经济发展作出重要的贡献。

    市委书记李谦讲了四点意见:第一,恢复乡乡建法庭。首先这是在为老百姓办好事,解决老百姓打官司难、掌握法律知识难的一个最大的问题。把法院触角直接延伸到每一个乡镇,非常有必要,这是最直接的服务社会、服务基层、服务老百姓。二是这是更好地为地方党委政府服务。现在老百姓认同法律,听法官、听律师的。法庭延伸到基层以后,法官能帮助政府做大量的群众工作,可以通过法官、通过法庭来宣传法律和党的政策,肯定会受到当地党委政府的欢迎。三是发挥宣传法律、教育群众的作用。老百姓现在依法治国的意识在增强,由人治到法治是中国发展的必然选择,现在正是一个过渡的过程,也是一个加快的过程,基层人民法庭成为推进基层老百姓与党委政府沟通的一个非常好的平台和桥梁,对于维护稳定和宣传教育群众能起到非常大的作用。四是代表衡水市政府表态,市委政法委牵头,每个乡镇增加一个副科编制,落实基层法庭建设。第二,法院立案、诉讼案件越少,说明社会越和谐。诉前调解是不经诉讼化解纠纷的有效手段,法院立案越少,说明我们的社会越进步,依法治国的步伐在加快,哪些是属于政府该做的,哪些属于法院做的,我们要按照法律、政策的规定界定开来,属于政府做的在所不辞,发挥法制办的作用,发挥司法局的作用,发挥行政调节和仲裁的作用,各个环节解决不了的问题再依法引导老百姓诉讼。第三,要增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卫院长就安平县的丝网产业如何发展、知识产权如何保护、如何把低端产品做成高端、如何使这个产业获取更大的利润着重提出了知识产权保护和商标注册的问题,这些问题是影响产业附加值低的要害,要引起高度重视。第四,要当法庭建设的排头兵。衡水经济虽然落后,但在法庭建设方面我们不能落后,我们要当好排头兵,这是在为老百姓做事,法院的办公和生活环境影响着办案效率,一定要落实好,这不只是在为法院办事而是关系到稳定和发展大局,地方党委怎么支持都不为过。

    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戴国华提出四点意见:一是做好诉前调解要抓好顶层设计。搞好诉前调解的协调,包括法治办、信访局、司法局、公安局的协调配合等,发挥群体作用、社会的作用、行业的作用。要通过各种调解手段,有效化解矛盾纠纷。二是要抓好一乡一庭的建设,延伸司法服务的触角,为地方经济营造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三是缓解法院案多人少的问题。发挥社会的力量,使一部分案件在诉前得到解决,减少了法院的工作压力,安平经验要再深化,再完善,上升为衡水经验,在全市乃至全省推广。四是法院审判要追求质量。公正是法院工作的灵魂。法院工作不要刻意追求数据,要注重质量,实事求是,只有法官公正了,才能取得社会对法院的公信。

    市法院院长周廷生表示:要认真领会落实卫院长的要求,融入到实际工作中去,不做虚的,只做实的,真正为老百姓做实事,以优异的成绩回报当地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

[责任编辑:闫天舒]
相关报道

·追记莱芜市莱城区人民法院副院长秦军城
·浙江省绍兴市中级人民法院民意沟通工作调查
·[视频]福建法院聘请新一届人民法院监督员
·以法治思维全面推动人民法院工作
·河北玉田人民法院创新“三级调控网络”写真
·记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庭审判长金滢

·记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庭审判长金滢
·河北威县人民法院文化建设纪实
·基层人民法院经授权可以对专利案件进行一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