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长霞》《便衣支队》《缉毒先锋》《营盘镇警事》《千钧一发》《神探亨特张》……近年来,公安题材影视剧佳作频出,不仅获得重要奖项,也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 面对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呈现出的新面貌新气象,如何让公安题材影视剧“叫好又叫座”?4月上旬,一场关于公安题材影视剧创作的座谈会在江苏扬州召开———
公安影视剧:期待无愧时代的佳作
“几度风雨,几度春秋,风霜雪雨搏激流……”时光流转至今,《便衣警察》的故事依旧让人耳熟能详,而越来越多的公安题材影视剧也接连亮相荧屏或银幕,进入了公众的视野。 “一直以来,公安题材影视剧以其矛盾尖锐、情节曲折、可视性强等诸多特点,深受人们的关注和喜爱,成为银幕焦点、收视热点和创作亮点。”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副局长喇培康这样评价。 然而,面对经过公安信息化建设、执法规范化建设和和谐警民关系建设洗礼后,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呈现出的新面貌新气象,如何展现公安民警工作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和情感世界,让公安题材影视剧“叫好又叫座”,一直是国家影视主管部门、影视制作机构以及全国公安机关共同思考的问题。 4月上旬,在江苏扬州,这些一直关心公安题材影视剧创作的人们坐在一起,就各地组织创作、审查管理公安题材影视剧的工作经验进行了交流座谈,就如何进一步促进公安题材影视剧创作繁荣和发展进行了论证探讨。 |
![]() |
![]() |
好剧频出:反思过后渐入佳境 曾经一段时期,打开电视机,许多电视台的黄金档剧目里都有着民警的身影,《英雄无悔》《永不瞑目》《刑警本色》《重案六组》《玉观音》……这些曾经在荧幕上展现公安民警风采的电视剧在观众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给中国影视剧的人物形象画廊添加了鲜明的一笔。 在获得众多关注的同时,公安题材影视剧的红火也使得涉案剧市场上出现了剧目品种良莠不齐的状况,直接导致了国家加大对涉案题材影视剧的管理力度。 2004年,一纸命令使得引发争议的侦破题材电视剧退出了电视节目黄金档,有效抑制了曾在部分公安题材影视剧中出现的娱乐至上、媚俗低俗之风。然而,正如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视剧管理司规划处处长杨铮所说,“管理的目的不在于束缚,而在于摒弃影视剧创作中存在的不良倾向……” 诸多关注下的公安题材影视剧在经过反思之后,从内容到形式,从主体到拍摄方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公安部宣传局副局长孙洁说:“与2004年之前相比,当前的公安题材影视剧在创作中更加注重作品主题的定位和素材的选择,在内容上改变以往集中展现案情的手法,更多地关注公安工作,更多地表现公安队伍的成长发展,在质量上有了显著的提高,收视率仍然位居前列,这也说明公安题材影视剧仍然有着良好的收视基础和市场前景,生命力依然强大。” 全国公安文联秘书长张策则将近年公安题材影视创作归纳为:一、在创作思想上,更加追求政治和艺术的完美结合,以更生动、更感人的正面艺术形象和故事,抢占电视黄金档;二、在制作方式上,更多采用强强联合,大投入、大制作的方式,追求更加完美的艺术水准;三、在风格样式上,挖掘更多的角度和样式,如情景剧、栏目剧等都出现在屏幕上,丰富了荧屏内容;四、电影、电视电影等作品的比重加大,创作态势更加灵活多样。 2012年,由公安部宣传局和广州市公安局拍摄的21集电视连续剧《便衣支队》荣获全国第12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第11届全国公安系统“金盾文化工程”金盾影视奖特别奖。 在去年的第49届台湾电影金马奖颁奖仪式上,以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双榆树派出所便衣反扒民警、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模、北京市公安局首届“我最喜爱的首都人民警察”张惠领的先进事迹为原型创作的电影《神探亨特张》一举囊括最佳影片、最佳剪辑、最佳摄像三个奖项。 由河北省公安厅与公安部金盾影视文化中心等单位联合摄制,取材于河北省枣强县已故民警范党育事迹的电视连续剧《营盘镇警事》,于去年下半年在央视一套播出后,被中宣部列为喜迎“十八大”献礼片,在中央电视台一套黄金档热播,在各大视频网站的点击率高达几百万次。 |
![]() |
精品工程:一流故事更需要一流表达 种种成绩的获得,源于对影视精品的追求。 公安队伍不缺一流的故事,更需要一流的表达。如何拍好这些隐藏于平凡工作中的典型人物?电视剧《便衣支队》投资方、北京光影长河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黄彬圃,刚开始并不是那么信心满满。 “原来公安剧也可以有青春偶像元素和时尚元素”、“比之前的公安题材要过瘾。”首播结束,网络论坛上不少网友留下了这样的评论。 “在《便衣支队》的筹备过程中,我们与广州市公安局精诚合作,前期组织主创人员深入体验生活,与真正的便衣民警座谈,实地进行采访,积累了大量的鲜活素材,为后期拍摄做足了充分的准备。历经3年时间成功摄制完成了这部以80后新一代警察为主角的公安大戏。”黄彬圃说。据悉,《便衣支队2》目前正在紧锣密鼓地拍摄制作中。 “脱了警察这身衣服你是老百姓,穿上警察这身衣服你还是老百姓”,如此接地气的一句话既是《营盘镇警事》中范党育从父亲口中“传承”过来的口头禅之一,也是公安题材影视剧近年来尤为注重的着力点。 江苏警官学院科研处处长彭耀春注意到,“近5年来公安题材影视作品中的主角不再是‘高大全’式的完美英雄,甚至也不像《今天我休息》里的阳光民警马天民,他们更加‘生活’,更加真实。他们热爱警察工作,各有专长,却和老百姓一样,体验着烦恼人生。他们有血有肉,有追求有梦想,他们的故事就在我们的身边,无需仰视,但感动中国。” “我们认为,一部好的公安题材影视剧,一是要着眼真实反映公安民警的现实生活。二是要着眼解读公安民警的思想情感。三是要着眼挖掘典型案例的社会启示。”电视剧《营盘镇警事》的成功,让拍摄协作单位河北省公安厅颇有一番心得。“在创作、拍摄过程中,我们和创作团队多次深入枣强县公安局体验生活,使剧作者直观地了解范党育同志成长的经历、工作的环境和性质。进入拍摄后,我们积极介入剧组工作,对剧本认真审读,提出合理化建议。对于剧中涉及法律、政策和民风民俗的内容,在尊重艺术创作的同时,保证剧中所有情节都合乎法律、合乎情理、具有地方特点和风情。” |
![]() |
有好的编剧和剧本,资金从不是问题 剧本、资金,一部好的影视剧作品离不开这两大要素。 由于公安题材影视剧的相对专业性,使得一部分影视创作人员面对公安题材这一庞大的资源宝库难以下手,因此,有意识地培养公安系统内部的创作力量成为必然选择。 荣获第11届上海国际电影节评委会大奖、最佳男演员奖、第10届金盾文化工程奖的《千钧一发》,其剧本创作来自于黑龙江省公安厅民警、公安作家兰景林。 由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民警代雁担任编剧的电影《神探亨特张》更是获得第49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原著剧本提名。 公安部政治部副主任王亚茹指出,要及时发现、培养系统内的影视创作人才,为他们的艺术创作创造条件,提供交流深造的便利,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创作热情,努力培养公安题材影视剧的基础创作力量。据悉,北京、湖北、黑龙江等多地公安机关已建立了相对完备的人才培养体系,通过搭建平台、加强培训提高公安作者创作水平。 面对启动资金的难处,山西省公安厅以拍摄电视连续剧《水落石出》的经历在会上分享了一些经验。“《水落石出》第五部26集需800万元,其中500万元由传媒公司投资,250万由电视台投资,50万元由我们选定一个市公安局以负责剧组食宿费、保障道具以及提供场地使用的形式投入,电视台投入的资金由广告收回,可实现盈余。市公安局投入的资金则用电视剧片尾鸣谢单位来解决。这样《水落石出》电视剧的资金就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的闭合链条,通过这种模式的成功探索,目前已经吸引了不少影视制作机构的关注。” 而一些参加此次座谈会的影视制作机构代表更表示,如果有好的剧本、好的题材,资金不是问题,更精良的制作还会加大投入。 |
![]() |
升级与突破:繁荣背后的清醒 公安题材影视剧迫切需要人物性格的升级、故事情节的升级。 “虽然目前公安题材影视剧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精品佳作还比较少,在社会上产生重大影响的‘大片’更是屈指可数……” 亮眼成绩的背后,更多的人仍然保持着清醒。 通过艰难的破案过程来体现警察的智慧、无畏,中间夹杂亲情、爱情等固有元素,多年的发展和积累,公安题材影视剧已经形成了一套基本的套路,甚至固定的模式。 陕西省公安厅试图打破这一传统模式,以独特的视角打造一部能揭示人性、反映人性的公安剧目。目前,已完成了一部以“悬疑+惊悚+推理+揭秘”为叙事方式,融合爱情、亲情、喜剧等元素的剧目———《傻冒警官》。 “《天行者》、《三岔口》、《窃听风云》等香港电影描写的都是香港警察商业罪案调查科与犯罪人员斗智斗勇的故事,有许多网友提问,商业罪案调查科在内地是什么警种?这让我很受刺激。”北京市公安局经侦总队民警吕铮说,“我认为在公安文学的创作中,对许多警种宣传的还不够,屏幕上基本是刑侦、禁毒和派出所,在警种、题材上还有很大的创作空间。” 据悉,吕铮的小说《赎罪无门》已由影视机构买断版权,有望年内拍摄完毕,而这部电视剧试图囊括的是公安经济侦查队伍成立15年的历史,可谓在电视屏幕上第一次撩开经侦民警的神秘面纱。 在展现方式上,“室内情景剧投资成本低、主题鲜明、情节紧凑,而且公安工作与民生息息相关,这样的形式更易被大众接受。”黑龙江省公安厅正在积极探索公安题材室内情景剧的制作。 还有许多人注意到新兴媒体平台对于影视作品传播的潜力。 《守望》《礼物》《传承》《交警刘五桥》……武汉公安的微电影上线一周,就得到近20万网友的点击;没有任何说教和宣扬的旁白,只有平实的镜头切换,苏州市公安局苏州工业园区分局胜浦派出所民警自编、自导、自演的警务微电影———“苏州公安就在你身边”受到网友的追捧……越来越多的公安微电影在互联网平台上传播,吸引了不少群众对于公安工作的关注。 不忘历史,做好现在,放眼未来。公安题材影视剧要解读的是新时期人民警察的工作和生活、情感与坚守、感悟与抉择,彰显的则是新一代中国警察的光辉形象。 |
(记者 唐晓勇 武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