贩毒新动向:穿“马甲”变“饮料”现身娱乐场所
海口警方打掉一新型贩毒团伙 各地警方和广大群众需警惕此类犯罪
不法分子将毒品伪装成饮料售卖,极具隐蔽性和欺骗性……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17日报道称,海南省海口市警方在一次缉毒行动中发现一种“毒品饮料”,顺藤摸瓜打掉一个新型贩毒团伙。人民公安报记者18日独家采访办案民警,深入了解“毒品饮料”的制贩流程和这一新型贩毒团伙的覆灭之路。
海口市公安局秀英分局刑警大队办案民警告诉记者,2012年6月,他们在一次缉毒行动中抓获了一名贩卖毒品犯罪嫌疑人,这名嫌疑人交代的一条线索引起了警方的注意。他说海口市近来各娱乐场所出现了一种新型的毒品,具体是什么没有提及。
这条线索反映的问题是真是假,所谓新型毒品又是什么样呢?于是,警方对海口市的一些娱乐场所加强了关注。警方在一些娱乐场所中发现一些饮料,有的是粒粒橙粉 “小包装”,有的是铁观音茶叶外包装,里面装的却是粉末状的东西,而且这些看上去很不起眼的东西,一包居然卖到二三百元。
这些散装饮料里面究竟装的什么,居然能卖这么贵呢?经过检测,警方发现这些所谓的“饮料”竟然含有甲基苯丙胺,也就是冰毒,还有摇头丸、K粉的成份,实质上是穿着“马甲”的毒品。
随着调查的进一步深入,警方发现,由于这种“毒品饮料”极具隐蔽性和欺骗性,在海南蔓延的速度非常快,短短半年时间海口以及好几个市县都发现了它的踪迹。面对这种以前从未出现过、极具危害的新包装毒品,秀英分局迅速抽调警力组成专案组,全面开展侦破工作。经过近3个月的侦查,一个以王某、郭某为首的贩毒团伙被警方打掉。警方讯问得知,这些“毒品饮料”并不是在海南生产的,而是从广东的“上线”处购买的。
于是,专案组马上兵分两路,一路在海口稳住刚被抓获的王某、郭某,让他们继续与“上线”保持联系;另一路迅速赶往深圳、东莞,经过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毒品饮料”的两条“上线”很快落网。2012年9月14日,位于东莞市一个小区内的毒品加工窝点也最终被警方捣毁。打开该窝点房门,只见里面十几个大纸箱装满了毒品原料、包装袋和做好的成品。除此之外,房间里还有搅拌机、封口机以及许多软包装的橘子粉、奶茶粉。
经过如此包装以后,这些掺杂着冰毒、摇头丸的毒品摇身一变就成了粒粒橙、奶茶、铁观音。为了将这种毒品饮料偷运到海口倒卖,犯罪嫌疑人郭某拉来了自己的两个哥哥。
警方了解到,贩毒分子想尽办法将毒品带入海口后,马上分销到买家手中,短短半年时间这个贩毒团伙就获利上百万元。据警方介绍,这种“毒品饮料”对青少年危害非常大,因为这样的一袋“假饮料”中冰毒、摇头丸的含量并不是很高,没吸过毒的人除了觉得喝了以后很兴奋,并不会马上意识到其中的危险,不过这样的饮料一旦喝了几次以后就开始上瘾了。
民警告诉记者,案件中的许多嫌疑人既是毒贩又是毒品的受害者。因为他们好些人自己当初或是在酒吧、迪厅喝酒、喝饮料时被人“下了药”,或是被“毒友”拉下水而染上了毒瘾。一旦染上毒瘾以后,维持吸毒的巨额开销使他们只能走上以贩养吸、制毒贩毒的绝路。主要犯罪嫌疑人郭某不仅自己贩毒,还把两个哥哥也拉下了水。
海口警方表示,这起案件反映出一种新型贩毒活动,提醒其他省市区警方注意相关动向。广大群众特别是经常出入娱乐场所的人员更要提高警惕,避免遭受毒品危害。
(记者 黄培岳、通讯员 张振汉)
·海口警方助农民工讨回38万元工资
·海口警方破获涉案金额百万元迷信团伙诈骗案
·海口警方展开“秋风”行动 打击机场非法揽客
·海南海口警方启动社会面安保巡防机制
·海口警方贯彻罗保铭书记视察指示精神查隐患堵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