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建柱同志在今年的全国政法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政法机关要着力提升“五个能力”,其中之一就是要提升新媒体时代舆论引导能力,这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政法综治宣传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兴媒体,都有着受众广泛、与社会全方位接触的特点,是政法机关与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在维护稳定、弘扬正气、通达民意、服务群众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做好维护社会稳定工作,需要教育和引导群众,必然离不开舆论引导。特别是在藏区维稳这场争夺人心的斗争中,青海取得了反自焚专项斗争的阶段性胜利,这其中,思想教育和舆论引导功不可没。尤其是在一些地方宣传教育工作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难以入心入脑的情况下,一起通过媒体公开发布的直观生动的案例,其警示效果甚至胜于万言说教。其次,深化平安建设和法治建设,需要组织和动员群众参与,同样离不开舆论引导。政法综治工作是专群结合、群防群治、群策群力的工作,广泛组织、动员群众,做到“人人参与维稳、稳定造福人人”,要靠舆论宣传;反映人民群众对政法工作的新要求和新期待,彰显政法机关对人民群众的亲和力和公信力,也要靠舆论宣传。引导舆论,就是引导民意;赢得舆论,就是赢得群众。再次,有效应对新兴媒体,需要依靠和服务群众,更加离不开舆论引导。当前,新媒体正以强大的传播功能、巨大的动员能力、广泛的社会影响,成为社会舆论的集散地、发酵场和放大器。只有牢固树立舆情就是警情、统筹网上网下两个战场的理念,提升新媒体时代引导舆论能力和社会沟通能力,才能传递政法机关的“好声音”、凝聚政法工作的“正能量”。
近年来,面对新兴媒体异军突起、社会舆论日益纷繁复杂的新形势,在各级宣传部门和新闻单位的大力支持配合下,青海省政法综治宣传部门紧紧围绕政法中心工作,坚持“两手抓”,一手抓执法办案、维护稳定,一手抓政法宣传、舆论引导,积极拓宽宣传领域、创新方法手段、完善体制机制,注重协调宣传部门和新闻媒体,共同营造积极向上、团结鼓劲、和谐稳定的舆论氛围,正面宣传有声有色、舆论引导有力有节,为维护社会大局稳定、推动政法工作不断发展进步提供了强大的舆论支持。具体体现在:一是围绕稳定大局抓宣传,着眼于维护藏区稳定这一工作大局,紧密配合反自焚专项斗争的深入推进,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集中宣传报道,深入揭批达赖集团幕后操作、进行分裂破坏的反动本质,有力震慑了敌对势力、有效教育了基层群众。另外,在打击“全能神”邪教组织的正面宣传和舆论引导方面,青海新闻媒体主动出击、先声夺人,发力早、影响大、效果好,受到中央防范和处理邪教问题办公室的高度称赞。二是围绕重点工作抓宣传,着眼于全面提升人民群众对政法综治工作特别是平安青海建设和社会管理创新的知晓率、参与率和满意率,深入开展“社会管理创新青海行”等各种主题宣传活动,在青海日报社、青海广播电视台、《青海政法》和“青海长安网”开辟专栏,开展深入、持久的宣传活动,实现了上级精神与干部群众思想上下贯通、省委重大决策部署与基层探索创新相互衔接的工作目标。三是围绕群众需求抓宣传,着眼于推动解决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问题、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组织开展了“聚焦执法公正”集中宣传活动,大力宣传我省各级政法机关在维护司法公正、尊重保障人权、践行司法为民、增进司法和谐等工作中采取的措施和取得的成效,牢牢把握了舆论引导的主导权。四是围绕推广典型抓宣传,着眼于用政法综治工作中的优秀成果鼓舞人,用政法综治队伍中的先进典型激励人,突出抓好政法综治工作先进经验、政法综治队伍先进典型的发现培养和总结提炼工作,并及时进行大张旗鼓的宣传推广,切实发挥了典型宣传的激励、鼓劲和引导作用。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面临着持续深化平安青海建设和深入推进法治青海建设的繁重任务。要让人民群众更多更好地了解、认同和支持政法综治工作,必须做到善待媒体、善用媒体。要用好传统媒体,掌握舆论“风向标”。传统媒体权威性强、公信力高,是政法宣传的“风向标”。要加强与中央和省垣传统媒体的联系沟通,在新闻单位聘请一批特约记者和评论员,联办培育一批受众面广、收视率高、影响力大的专题和栏目,大力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大力宣传政法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大力宣传政法机关在维护稳定、社会管理、执法办案、服务群众等方面作出的重大贡献,大力宣传政法战线英雄模范人物的感人事迹,着力形成政法主流舆论。要用好新兴媒体,抢占舆论“制高点”。博客、微博、手机等新兴媒体在迅速改变着公众的阅读习惯和信息传播模式的同时,往往能够最快抢到舆论“制高点”。要高度重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主动开展网络问政,着力减少舆情隐患,把党和政府的声音及时传送到互联网的各个角落去,努力使新兴媒体成为提供政法综治权威声音的前沿阵地,成为树立政法干警良好形象的重要平台,成为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的重要渠道,成为服务广大人民群众的有效载体。要用好自办媒体,巩固舆论“主阵地”。政法机关自办报刊、网站等媒体,是政法综治宣传工作的“主阵地”,必须加强、不能削弱。要善于借助新闻单位的力量,积极打造精品栏目、名牌栏目,使其更好地服务于政法工作、服务于人民群众。当前,尤其要加强政法专业网站的运用和政法官方微博的建设,定期发布政法工作的重大决策、重点工作和创新举措,让人民群众及时获取权威信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公共安全、司法公正、权益保障的新期待,对享有更多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的新要求。
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政法综治宣传工作,是提升新媒体时代舆论引导能力的根本途径。各级政法机关要把政法综治宣传工作摆上更加重要的位置,做到政法综治宣传工作与业务工作一起部署、与队伍建设一起推进、与工作成效一起考核。要深入研究、准确把握新媒体时代受众特点,既熟悉掌握政法工作规律、又熟悉掌握新闻传播规律,推动政法综治宣传工作在理念、对象、方式、内容等各个方面的转变。在理念上,要实现从虚功虚做到实功实做的转变。切实改变政法综治宣传工作是虚的、做不好影响不大,甚至可有可无的旧有观念,把政法综治宣传工作置于开创政法工作新局面、塑造政法干警新形象、提升政法机关新能力的高度去认识和推进,做到实功实做。在对象上,要实现从内宣为主到内外并重的转变。切实改变以往偏重于在政法系统内部交流信息的“内向型”思维,积极面向公众、面向社会开展各种“外向型”活动,尽量少一些“保守”心态、多一些“开放”姿态,少一些被动应付、多一些积极应对,少一些“居高临下”,多一些坦诚相待,主动做好引导社会舆论的各项工作。在方式上,要实现从专门机构从事到干警全员参与的转变。切实改变过去政法综治宣传工作单纯由宣传部门和少数人承担的习惯做法,建立健全宣传工作“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良性互动机制,着力构建“人人都是通讯员、事事都有新闻点、处处都成宣传窗”的大宣传格局。在内容上,要实现从单一宣传到全面反映的转变。切实改变政法综治宣传工作仅仅反映工作进展、普及法律知识的传统模式,通过广度宣传政法机关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深度解读各种社会事件的法律蕴含,全方位展现青海政法战线公正司法、廉洁执法,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公平正义、促进改革发展、服务人民群众的良好风貌。 (作者系青海省委常委 政法委书记)
·中政委副秘书长姜伟:加强政法综治宣传主阵地建设
·青海安排政法综治宣传调研工作 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青海政法综治宣传调研工作会议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