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显示,因冲动而引发的暴力犯罪在青少年犯罪中占相当比例。近年来,从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启动社会调查报告、精细化办案,到实施“宽严相济”刑事政策、5年以下轻罪档案封存……新疆乌鲁木齐市司法部门不遗余力对“迷途少年”给予最大限度的司法保护。
社会调查报告成为量刑依据
在家人和朋友眼里,17岁的小林聪明上进、乐于助人。然而,2012年1月的一天,小林失手将一名同伴打成重伤。庭审当天,除了常规的庭审程序,乌鲁木齐市中级人民法院少年庭法官宣读了一份社会调查报告,认为小林因一时冲动铸成大错,应给予挽救。最终,小林被判缓刑,回到学校。当年,小林考上了大学。
今年2月21日,经乌市水磨沟区人民检察院、公安分局、人民法院的共同努力,正式启动未成年人犯罪社会调查工作机制,要求从侦查机关起,随案移送《乌市水磨沟区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社会调查报告》。
“这意味着对待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社会调查报告》将成为量刑、帮教的重要依据。”水磨沟区检察院公诉科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社会调查报告》共有9部分,包括未成年人的基本信息、家庭情况、成长经历、社会交往、性格特点、业余爱好、有效监护条件或社会帮教措施、涉嫌犯罪前后表现和其他情况,报告还对每一部分进行详细解读。如,“成长经历”部分要求调查未成年人从小跟谁长大、教育经历、家庭是否和睦、与父母的关系是否亲密等多项内容。
乌市中院少年庭副庭长汪波说,启动社会调查报告,是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一贯表现、作案原因和家庭生活环境等进行全面了解,作出最适当、最科学的处理方式,有利于帮助犯罪的未成年人改过自新、健康成长,也将推动“调查先于量刑,挽救重于惩罚”这一理念在全社会的树立。
从2009年开始,乌市中院少年庭将社会调查作为证据引入庭审,对特殊群体的司法保护正经历着转变与进步。
庭前调查庭中教育判后回访
2012年12月15日,晓晨已在网吧待了一天一夜。几个月前,15岁的他曾参与一起强行索要未成年人钱财案件,后因具有免于处罚条件被父亲带回家监管教育。
“爸妈离婚了,我爸不管我,管的时候就是打。学习不好,老师同学也不喜欢我。我喜欢在外面待着,比家里好。”晓晨寥寥数语,向《法制日报》记者道出他的家庭情况。
来自乌市各级法院的一组数据显示,2012年共受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270余起,其中近一半涉及“90后”,未成年人犯罪低龄化的问题逐渐凸显。
从2006年开始,本着“宽严相济”刑事政策,6年来,新疆全区各级法院依法判处未成年人7024人,给予刑事处罚6725人,其中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2531人,占刑事处罚人数的37.64%;判处缓刑2317人,占刑事处罚人数的36.92%。从各年度刑事处罚人数的变动趋势来看,2006年刑事处罚1291人,2007年升至1407人,随后逐年下降,2011年降至744人,未成年人刑事审判初步形成了刑事审判庭前社会调查、庭中教育辅导、判后回访帮教的工作机制。
封存污点档案显人性关怀
“2013年1月1日起,刑期5年以内的未成年人犯罪记录档案都要封存,这在新刑事诉讼法中有明确要求。”2月22日,汪波表示,无论上学、工作甚至入伍,相关单位都不能调阅他们的档案,当事人也免除了报告的义务。
据乌市中院少年庭庭长董慧介绍,此《办法》系该院贯彻落实未成年人“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和“教育为主,惩罚为辅”原则,依法维护未成年被告人的合法权益,消除刑事处罚给未成年人带来的不利影响,帮助未成年罪犯顺利回归社会,改过自新,全面保护其权益,结合乌市两级法院少年审判工作实际制定的。
《办法》中明确规定,未成年人刑事诉讼档案封存,是对经乌市两级法院审理,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被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单处罚金、驱逐出境、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及原判刑期为有期徒刑五年以下刑罚的未成年罪犯的减刑、假释案件)的诉讼档案应当予以封存,不得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禁止向任何机关、企事业单位或个人提供查阅、复制、摘抄纸质或电子档案。
该《办法》明确要求,对已封存的成年人与未成年人共同犯罪的档案或未成年人共同犯罪的档案,申请人因法定事由要求查阅成年人或被判处五年以上(不含五年)有期徒刑的未成年人档案的,应当准许,但查阅人对档案中涉及未成年人的部分要履行法定保密义务。
“这不是纵容,是保护,不能让‘一时糊涂’铸成错的孩子一辈子背上沉重的枷锁。”汪波说,封存未成年人犯罪记录,为未成年犯今后的生活、就业铺平道路,也是对“教育、感化、挽救”方针的最好贯彻,是司法的转变和进步,更彰显着司法的人性关怀。(记者潘从武 通讯员王维)
·浙江省高院:强化知识产权司法保护
·未成年人司法保护机制:播撒爱的阳光和雨露
·江西:为少年密织一张温暖的司法保护网
·周强:充分发挥司法保护知识产权主导作用
·为人民安居乐业 筑就司法保护屏障
·津市委副书记何立峰委员谈融资租赁司法保护
·津市委副书记何立峰委员谈融资租赁司法保护
·环境司法:保护青山绿水的正义之剑
·广州海珠法院推出证人司法保护规则
·深圳南山法院三部曲擦亮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