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宋城路社区警务室:
网格化 警务管理信息化引导巡逻
“昨天,我辖区翠苑东街15号院电动车被盗。辖区民警提醒居民注意,电动车停放一定要上锁,有条件的话请安装报警器。”每天,河南省开封新区城西办事处宋城路社区的社区干部、巡防队员以及治安积极分子都能收到辖区民警发来的辖区治安警情提示信息。自2012年以来,开封市公安局梁苑派出所宋城路社区警务室依托社区建设,创新社区警务管理模式,有效促进了辖区平安建设。
该警务室民警依托社区资源优势,在“警民一家亲”警务室创建的基础上,将责任区内78栋居民楼划分为6片,对2648户、6392人进行登记造册,形成6个网格。每个网格由辖区民警和社区副主任共同管理,各楼楼长担任信息采集员。平时,辖区民警和社区副主任在辖区入户走访,巡逻防范,了解社情民意,化解邻里纠纷、社会矛盾,服务群众;各楼楼长及时了解辖区的矛盾纠纷、治安状况等,真正做到了小事不出门、大事不出社区。
工作中,警务室民警发现由于巡防队对责任区发案情况不熟悉,导致例行巡逻收效甚微。于是,一个以信息化引导巡逻防控的管理模式在辖区逐步建立。每天一上班,民警对辖区发案情况进行分析研判后,把警情报给社区警务大队和治安管理大队,并将分析研判的结果通过自建的移动飞信平台发给社区干部、巡防队员、楼长以及治安积极分子,有针对性地对案发区域加强巡逻。
网格化警务管理、信息化引导巡逻,此举大大提升了基层防范能力,宋城路社区警务室辖区发案得到有效遏制,群众的安全感、满意度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开封市公安局号召其他派出所向宋城路社区警务室学习先进经验。
郑州市二七区司法局解放路司法所:
一次调解“失控” 引发调解新模式
为进一步增强矛盾纠纷调解工作的实际成效,郑州市二七区司法局解放路司法所不断创新调解工作载体,在总结巩固原有的调解室调解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探索出“3+1+X”人民调解模式。
所谓“3+1+X”调解模式,即一起矛盾纠纷指派3名调解员、1名律师和其他临时相关专业人员参加调解,力求使矛盾纠纷化解专业化、快捷化。
在今年2月的一次调解中,当事人其中一方是年近七旬的李某夫妇,16年前的福利房改房至今没有办理过户房改房产证。因为太过激动,老太太险些在司法所当场晕厥,场面几乎失控,调解工作无法继续。此时,社区卫生服务站的片医正巧来到街道办(社会管理创新中,司法所设在街道办办公),立即对老太太进行救治并进行心理疏导,直到老太太情绪稳定。
事后,司法所工作人员进行了思考:若在调解中根据调解对象改变调解人员结构,必然会使调解事半功倍。
为此,解放路司法所深入研究后,决定把片医、社区干部、商场管理人员、法律明白人均纳入调解团队中,参与到各自网格的日常调解中。不同网格遇到问题亦可以互相交流,还可以进行人员借调。
果然,运用这一举措对当事人进行法律引导、政策指导后,有效消除了当事人急躁、无助的情绪以及可能发生的过激行为,达到了促进和解、提高调解成功率的目的。
在今年3月李某反映的房产过户纠纷中,该所就运用这一调解法,成功办理了由福利房过户个人房的问题,及时消除了上访隐患。截至目前,该所已有效调解矛盾纠纷40多起,充分发挥了人民调解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第一道防线”作用。(记者张书锋通讯员李娜娜朱娟娟)
封丘县公安局陈桥派出所时寺村警务室:
建立群众工作站苗头问题早发现
2012年下半年,为进一步提升服务群众能力,封丘县公安局陈桥派出所时寺村警务室筹划建立了由辖区各村两委、治安、民调等优秀村干部组成的群众工作站,让群众说话有机会,反映诉求有渠道,沟通交流有场所。
工作中,警务室积极争得党委政府的支持,如今已配有专门工作人员,有专门的办公场地和工作流程等。自成立以来,工作站发放民情联系卡2800多张,主动把群众请进来、将问题晒出来,对苗头性问题“早发现、早控制、早化解”,成功将不稳定因素处理在村组院落和田间地头。(记者赵国宇通讯员张进昌)
·河南商城警方:铸造全视角攻防利剑
·河南许昌:多措并举推进廉政建设
·河南焦作:以文化立所 以正心育人
·河南永城308个数字高清探头“驻守”边界
·[河南]平安河南综治播报(视频节目)
·河南信阳:春天送法放飞爱
·河南信阳:春天送法放飞爱
·河南柘城整治城区网吧未成年人上网
·河南法院试推新型合议庭审判制
·河南南阳:完善保障机制 确保廉政成效
·2013年河南全省法院将推广“亲情廉政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