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地方动态> 浙江

浙江桐乡崇福派出所把工作做到老百姓心坎上

2013-04-18 14:59:56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浙江法制报 

    “民意就像一把尺子,能衡量公安工作的好坏优劣,也引领着公安工作的前进方向。因此,工作中我们要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从不满意的地方改起,真正把工作做到老百姓心坎上。”一直以来,桐乡市公安局崇福派出所把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作为追求的永恒主题,而目标则是增强百姓安全感,提升群众满意度。据所长姜惠明介绍,今年第一季度,崇福派出所破案率同比上升7.8%,矛盾调处成功率99%,群众满意度高达98.09%。

    请群众来“找茬”

    “您好,我是崇福派出所民警,能否占用您一点时间,谈谈对我们接处警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每天上午10点,派出所便开始对前一天的接处警工作进行回访。每周的例会上,还会探讨群众的反馈信息,对群众不满意的地方分析原因并加以改进。

    “警方在回应群众诉求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不可能每个人都满意。只有了解不满意的根源,才能对症下药。”派出所相关负责人介绍,接处警工作与群众接触最直接,因此,他们将110接处警及满意度回访工作作为“创先争优”的重要载体,在确保充足警力的同时,人员配置上,每个班组挑选群众工作经验丰富的社区警长及办案经验丰富的治安警长或刑侦探长分别担任正、副值班长,并结合民警的个人性格、从事警种、工作经验等科学、合理地配置班组成员,并抓好接警、处置、沟通、反馈等环节,实现接处警团队工作效能最大化。

    除了电话回访,崇福派出所还通过“警民恳谈会”的方式,听取居民对公安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去年年底,针对农村入室盗窃案较往常多发的情况,派出所在召开警民恳谈会时,主要还是请群众来“找茬”,以村民的角度指出公安工作上的不足,畅谈如何群策群力做好治安防范。“根据群众的建议,我们加大了对农村相对偏僻区域的巡逻密度,并增设了监控点,消除监控死角。今年以来,通过巡逻和监控共抓获各类违法犯罪嫌疑人20余名,有效维护了农村治安平稳。”

    强侦防保民安

    今年2月初,崇福辖区屡发电瓶车被盗案件。偷一辆摩托车、偷一辆电动车,看似很小的一桩案件,但这些车子都是老百姓最主要的交通工具,关系到百姓的切身利益。因此抓小案、打击“两车”犯罪成了崇福派出所保障民生的重要举措。为了遏制“两车”案件多发态势,派出所通过分析不法分子作案的规律性,加大了对重点时段重点区域的巡逻设卡。经过一段时间的排查,2月25日凌晨,巡逻民警在320国道留良路口将正在实施盗窃的2名嫌疑人抓获。

    姜惠明介绍,为有效打击违法犯罪,崇福派出所以“百日侦防大会战”为契机,把群众反映强烈的侵财型、涉黄涉赌型犯罪作为打击重点,一方面分析辖区发案规律和特点,梳理案件高发时段、区域,将车巡与步巡有机结合,延伸巡逻路线,增加巡逻密度;另一方面,加强与相关业务警种、其他兄弟派出所之间的沟通联系,积极寻求技术支持,拓宽线索来源,实现优势互补,有效提升打击破案实效。“百日侦防”期间,崇福辖区刑事警情同比下降30.3%,特别是“两车”案件下降了43.1%,有力地提升了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基础防范工作抓好了,反过来又能促进打击成效。”姜惠明说,以崇福皮毛市场为例,市场人员情况复杂,容易诱发治安问题,因此,派出所坚持“日查、周会、月报”制度,即每日落实专人深入各个市场交易区,开展走访排查,全面了解可能存在的矛盾纠纷、治安热点、安全隐患等,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每周定期召开专题会议,汇集一周数据开展分析研判,及时调整部署;每月向党委政府汇报,支取政府支持。此外,充分发挥基层派出所贴近基层、贴近群众、了解民意的优势,以各社区警务室为轴心,深入各个村、企业、市场,主动排摸各类不安定因素。

    3月15日,崇福一家皮草企业发生盗窃案:一夜之间,存放于仓库的557张貉子皮不翼而飞,涉案价值50余万元。民警通过排查访问,发现群众反映的一名可疑人员的特征与之前人员信息采集时掌握到的山东籍男子王某相似。经过进一步调查,固定了充分证据后,3月26日,民警在山东郯城将王某等3名盗窃皮草的犯罪嫌疑人全部抓获。从发案到破案仅仅耗时11天,这与派出所扎实的基础工作分不开。

    用心调才有解

    调解调解,用心调才有解。在矛盾纠纷的化解中,崇福派出所紧扣走访排查、教育疏导、沟通汇报、纠纷调处等环节,做到邻里矛盾及时化解,重大事件联合调解,着力提升辖区社会矛盾纠纷化解水平,将大小纠纷化解在基层,有效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提高群众安全感、满意率。

    及时化解小纠纷,前提要先对矛盾纠纷进行全面摸排。为此,崇福派出所结合“大走访”,深入村庄、企业、学校和施工单位,深入矛盾纠纷发生现场,重点关注邻里间小矛盾、医患纠纷、拆迁纠纷、工地纠纷等,认真梳理,及时研判,发出预警,争取第一时间调处,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在处警当中遇到的矛盾纠纷,则要求民警带着感情、怀着良心开展说理执法。对矛盾纠纷比较突出的,民警先期控制事态,主动与当事人沟通交流,缓解双方情绪,根据实际情况依法处置;对未造成人身伤害、财物损失且能够当场调处的,民警通过教育疏导,及时化解;对构成案件的,依法公平公正查处,推行处罚前、行政复议、轻微刑事案件直诉前调解,努力在执行处罚过程中化解。

    小纠纷快速化解,疑难问题则联系相关部门,一起联合“会诊”。对于单一部门调解存在难度的,由派出所及时向镇政府反馈,主动做好参谋助手,深入开展多方联合“会诊”,力求圆满解决。

    2011年11月,崇福派出所接到事主邵某报警,称他被魏某等人殴打,造成身体多处损伤,花去医疗费7000多元。民警调查后发现,这起看似简单的治安纠纷背后盘根错节。邵某是一名建筑包工头,3年前承包了村民联建房工程后,又转包给了魏某等小包工头。由于前几年建筑材料价格大幅上涨,邵某发现以当时承包的价格,到这一工程完工自己非但没有钱赚,还会亏损。正因如此,这一工程一拖就是3年,眼看村里其他人都已住进联建房,将工程承包给邵某的村民不干了,纷纷找上门要求择日完工。而其他材料商、小包工头也向他讨要材料款和工资。魏某等人将一逃了之的邵某逮到,讨要工资未果后把他痛打了一顿。“这个事件当中牵涉到合同纠纷、劳资纠纷、治安纠纷等,单凭民警或其他部门都无法将此事调处。所以我们将这一信息及时向镇政府汇报,由镇政府出面协调公安、司法、劳动、城建等多部门开展联合‘会诊’,形成各单位广泛参与的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形成工作合力,最终使这一矛盾纠纷得到了有效化解,避免了事态扩大,也杜绝了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矛盾纠纷调解后,派出所还要求民警对已化解的矛盾纠纷进行回访,征求群众意见建议,了解当事人满意度,对于存在的问题,及时开展补救,确保事了人和,不留死角。

    小服务促大和谐

    3月28日,一名刚到崇福某企业上班的四川籍新居民来到桐乡市审批中心崇福分中心,办理了临时居住证后,又向户籍窗口咨询落户崇福的条件。“民警把需要的材料都给我写了下来,并且告诉我,以后办理普通居住证和户口落户都只要到崇福分中心这一个地方就可以了。”

    2012年12月,崇福镇设立了桐乡市审批中心崇福分中心,完善“一厅式”服务办事模式。根据《桐乡市行政审批中心崇福分中心组建方案(征求意见稿)》要求,崇福派出所户籍办证室和流动人口管理中心办证窗口进驻到审批分中心,并在短短3天时间里完成了人像采集设备的放置安装、户籍资料的搬迁、各类办证系统的启用等,12月18日正式接待群众审批申请。

    为更好地服务小城市建设,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崇福派出所更新理念,推行受理“一次性告知”制度,在户籍窗口使用户口迁移服务“菜单”,群众可以在“菜单”中找到申请户口受理的申请书格式、申请递交材料、受理时限等内容,清楚了解户口迁移程序。同时遵照《桐乡市公安局户政管理八项便民利民措施》,增加短信告知、开通绿色通道等服务。审批分中心正式运行以来,公安窗口已受理了563人次户口迁移、286项人员基本信息变更,办理身份证532张,办理新居民证785张。

    针对辖区内新居民较多的企业,崇福派出所推出上门办证服务。以往新居民办理居住证,主要靠企业申报,崇福派出所充分利用警务室的优势,采取登记上门、办证上门、送证上门的方式,深入到外来务工人员集中的用工单位、工地办理相关事宜。此外,还推行预约、代办服务,外来务工人员可通过电话预约,或将相关资料交派出所流动人口协管员代办,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率,得到了新居民和用工企业的好评。

[责任编辑:闫天舒]
相关报道

·浙江桐乡检察院:检察官与村民“姐妹”情深
·浙江桐乡:侦查实验确定被盗蒸汽价值
·浙江桐乡法院电子档案查阅便捷
·浙江桐乡新居民逐步享受同等的基本公共服务
·浙江嘉兴桐乡将消防宣传送进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