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地方动态> 广东

广东东莞:制造业基地上盛开检察之花

2013-04-17 14:28:25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检察日报 

东莞市第二市区检察院检察长李勇带队走访辖区企业了解法律需求

举行送吉祥活动

刑事和解听证会

接受香港居民送来的锦旗

对刑事申诉公开答复

    广东省东莞市长安镇107国道旁,东莞市第二市区检察院就位于离高架桥不足十米的旧厂房内。汽车的轰鸣声不绝于耳,但干警们就在这样喧闹的环境中创造了辉煌的业绩。

    东莞市第二市区检察院成立于2009年1月,管辖长安、虎门等6个镇,辖区人口约240万,其中外来人口近200万。这6个镇都是东莞刑事案件发案率较高的地区,办案任务十分繁重。东莞市第二市区检察院紧紧围绕市委中心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业务建设为中心,以队伍建设为根本,以机制创新为动力,各项工作呈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态势,打造了一批立得住、叫得响、树得牢的工作品牌。2011年,该院先后被广东省检察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分别评为“全省先进基层检察院”和第四届“全国先进基层检察院”;2012年,先后被东莞市检察院、广东省档案局、广东省委政法委分别评为“全市先进基层检察院”、“省特级档案综合管理单位”和“全省政法系统落实三项重点工作构建和谐广东先进集体”;2013年1月再次荣获“全省先进基层检察院”称号。

    维护稳定出实招、见实效

    该院充分发挥基层检察院打击犯罪、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一线平台作用,不断加强和改进批捕、起诉等工作,努力把影响社会稳定的问题稳控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2011年至2012年,共受理批捕案件4868件7452人,经审查批准逮捕4521件6886人,人均办理案件161件;受理审查起诉案件4604件7229人,经审查提起公诉4107件6261人,人均办理案件158件。

    该院以占全市检察机关不足15%的干警办理了占全市30%的刑事案件,人均办案数量和质量位居东莞市检察机关前列,为构建“平安东莞”作出了贡献。马成等14人非法制造、买卖枪支案,中泰警方联手侦破的何彦均等10人特大跨国电信诈骗案,李远军等15人特大黑社会性质组织案等一批在全省影响重大的刑事案件,都是该院保质保量办理的。

    “三打两建”打得准、建得实

    东莞是全国制造业名城。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为东莞社会经济双转型提供法律保障,是检察机关为大局服务的重要内容。按照广东省委、东莞市委关于“三打两建”的决策部署,该院立足基层检察工作实际,通过推行两法衔接机制、建立绿色办理通道、集中突破大要案、严把“三打”办案质量、着力“斩链挖伞”等多项举措,共批捕欺行霸市案件64件182人,起诉61件221人;批捕制假售假案件93件153人,起诉61件116人;批捕商业贿赂案件9件18人,起诉8件12人。成功办理了梁锦忠等4人收受贿赂后为欺行霸市者充当“保护伞”案、长安镇朱本建等12人特大涉恶欺行霸市犯罪集团案等一批影响重大的“三打”案件,维护了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

    同时,针对“三打”中发现的法律缺失等问题,积极提出针对性强、切实可行的意见建议4条,取得了“打建结合”的良好效果。

    执法为民措施多、反响好

    该院坚持把人民群众的关注点和利益点作为基层检察工作的着力点,在全市率先出台了《关于加强群众工作服务保障社会建设的“二十五条”意见》,得到了东莞市检察院检察长黄文艾的批示肯定。针对辖区食品安全案件高发的实际,加强与公安机关、质量技术监督等部门的打击合力,两年来共办理生产销售假药劣药、地沟油、毒腊肉腊肠、毒河粉肠粉等案件19件29人,成功办理黄培根等人生产销售13.5吨有毒、有害肠粉案等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危害食品安全案件,维护了群众的合法权益。

    该院依法严厉打击破坏市场经济秩序、侵犯知识产权等妨碍产业结构调整的犯罪活动,两年来共依法批捕盗窃企业财产、职务侵占、挪用资金等侵财性涉企犯罪案件396件685人,起诉391件670人;依法批捕假冒注册商标、假冒专利等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51件70人,起诉47件59人,办理了尹先平等人盗窃58家企业价值数十万元的电缆案等一批扰商、欺商、霸商案件,得到辖区政府、企业和群众的称赞。

    管理创新载体广、程度深

    该院充分发挥检察工作在社会管理中的基础作用,积极拓宽参与途径和领域,促进了辖区社会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该院依托执法办案参与欠薪逃匿专项治理,制定《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证据收集指引》,加大与公安、人力资源等部门的沟通联络,两年来共批捕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案件4件4人,起诉3件3人,成功办理庞德力拖欠597名员工300余万元工资潜逃案等一批社会影响恶劣的欠薪逃匿犯罪案件。

    该院依托帮教基地参与特殊人群教育管理。针对辖区外来务工人员轻微犯罪、未成年人犯罪适用取保候审难而导致羁押率高的实际情况,在辖区大岭山镇亚美磁带厂建立附条件不捕犯罪嫌疑人管护教育基地,让涉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的外来务工人员钟爱华等人到该基地务工,并接受管护教育,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诉讼监督意识强、方式活

    该院着力从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执法不严、司法不公问题入手,将法律监督意识贯穿办案全过程,做到善于监督、敢于监督,注重监督实效。

    创新刑事立案和侦查活动监督机制,在全市检察机关率先推行立案监督线索移送机制、“另案处理”人员跟踪监督机制、公安机关执法台账监督机制,建立监督违法现象档案,首创以档案形式对侦查监督案件进行动态管理和研究分析。2011年至2012年,该院共依法不批准逮捕575人、不起诉129人;依法立案监督82人,其中纠正侦查机关违法立案24件;依法追捕漏犯135人、追诉漏犯16人、追加犯罪事实30件、改变定性176件。

    该院把抗诉作为强化刑事审判监督的主要抓手,着力从事实证据、罪名认定、法定情节等多个角度加强审查,强化对刑事审判活动的监督。2011年以来共提出抗诉14件,获市院支持抗诉6件。同时推行量刑建议制度,向法院提出量刑建议2569份,采纳率达90%以上,促进了量刑的公正与均衡。

    机制创新重实际、求实效

    针对案多人少的矛盾,该院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和模式,着力提升办案质量、效率和效果,被广东省检察院检察长郑红赞为“这是一个敢创新的基层检察院”。

    由该院和辖区32个派出所各指定1名干警作为检警联络官,定期进行一对一沟通联系,加强刑事案件的信息通报、侦查引导和信访防控,促进刑事案件快速、有效侦结办理。建立约谈回访双轨制。针对侦查活动中执法不当、程序违法等问题,主动约谈侦查机关负责人和有关人员,加强析法说理和跟踪回访,督促侦查机关及时整改。建立“三位一体”涉企办案模式。在案件侦查阶段,以提前介入为契机,查找涉案企业管理上的不足,帮助企业及时堵塞管理漏洞;在庭审阶段,组织企业员工听庭观摩,充分发挥案件审理的教育功能;在判后回访阶段,深入企业开展释法宣讲,使执法办案的效果最大化。

    (朱香山 刘适强 潘健)

[责任编辑:闫天舒]
相关报道

·东莞深圳交界 157个“天眼” 全天候保平安
·广东东莞:市民受邀见证法院执行过程
·东莞第三法院实施“见证执行”结案率升至99%
·广东东莞:亿元网络赌博案三人被起诉
·广东省东莞全力抢险救灾
·东莞市长:东莞争取立法权是为将城市管理更好

·东莞市长:东莞争取立法权是为将城市管理更好
·广东东莞:“四化五警”创建一方平安
·广东东莞第一法院隐性司法实践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