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国学课堂

“崇俭节用”的当代价值

2013-04-16 16:09:01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光明日报 

    “崇俭节用”消费思想源于先秦,历代思想家都曾提出过相当深刻的见解。薪火相继,代代传承,“崇俭节用”思想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消费思想的主流观念,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道德实践。继承和弘扬这一思想,对于我们培育可持续发展的消费理念,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道家代表人物老子将“崇俭节用”作为个人生存乃至国家治理的法宝之一。老子认为奢华会使人误入歧途,迷失自我,“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所以,人要追求幸福就要“知足之足,常足矣”。在他看来,“崇俭节用”同样也是治国安邦的良策,所以他主张无为而治。继老子之后,道家另一代表人物庄子也崇尚节俭,两人都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追求“道法自然”。

    先秦儒家的代表孔子同样主张“崇俭节用”,他以“仁爱”为核心,以“礼”为要求提出了节俭、爱人的道德观。孔子说:“仁者,人也”,“仁”是人们的道德自觉,要达致“仁”的境界需要“礼制”的恢复,这包括在消费方面应做到“节用以礼”。孔子认为人的欲望无尽而资源有限,所以实现仁爱的前提是控制欲望;同时消费不仅仅局限于物质生活的享受,更要注重人的精神培养,即所谓“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精神的满足能够带给人更多的快乐和幸福。孔子的节俭消费观被后代的儒家学者继承并进而发展为“适度消费”的思想,认为消费行为直接关系着人是否幸福,人在追求幸福过程中要合理节制自己的欲望,要求人们从道德上约束自己,反对奢侈浪费。

    墨子提出“兼相爱,交相利”的思想,在强调发展经济的同时,极力主张“崇俭节用”,提倡一系列节用、节葬、非乐的观点。墨子认为节俭关乎国家命运,“俭节则昌,淫佚则亡”。“墨者”在践行节俭思想方面以身作则,他们首先降低自己衣食住行的标准,同时反对“厚葬”,反对王公贵族不顾百姓的死活而追求享乐。比较而言,尽管墨家和儒家的节俭思想来源不同,孔子的“知足”说建立在“依礼消费”的原则下,墨子的“节用”思想和社会生产力低下的制约有关,但是其倡导的消费理念却是相同的,都要求不同程度的节俭。

    道家、儒家、墨家的消费思想出发点不同,追求目标各异,但其关于“崇俭节用”的主张却不谋而合,这一主张因此成为中华民族历久弥新的生存智慧和优良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崇俭节用”消费思想的当世借鉴意义在于:资源短缺情况下的粗放经营终将难以为继,崇尚节俭反对浪费应成为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首要原则;经济发展绝不能以破坏环境为代价,饮鸩止渴式的发展模式后患无穷。自2012年入冬以来,我国北方各地相继出现了持续时间较长的雾霾天气,甚而深呼吸一度成了人们的奢望。这对经济发展的旧模式敲响了警钟,对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出了紧迫要求。“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我们必须秉承“崇俭节用”这一中华民族的生存智慧和优良传统,全面落实党的十八大在生态建设方面作出的一系列部署,不但从国家发展战略高度努力打造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国民经济“升级版”,也要坚决反对日常生活中铺张浪费之风,“崇俭节用”从我做起。

    (作者单位:北京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张玉华)

[责任编辑:刘琳]
相关报道

·教育部:节俭行为将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海南省劳教局(戒毒局)节俭开展女性•健康主题系列文化活动
·从三个报告看节俭之风新指向
·南方日报:让“两会”更节俭更高效
·吉林省靖宇县法院厉行节俭与反腐倡廉齐头并进
·每日电讯:两会要节俭更要务实

·每日电讯:两会要节俭更要务实
·半月谈:警惕浪费行为穿上节俭的“马甲”
·陕西日报:节俭是美德更是一种力量
·安徽日报:让节俭成为生活常态
·河北:休闲消费受追捧餐饮节俭成风尚
·蛇年春节三大"关键词"扫描:节俭、环保、微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