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路口凑够一拨人就走,与红绿灯无关。这种行人无视交通法规过路口的现象,被称为“中国式过马路”。近日,交管部门将依法严管此类违法行为,带头闯红灯的行人将面临罚款,对于态度蛮横、拒不服从纠正,有妨碍民警执行公务甚至有袭警行为的人员,公安机关将依法严肃处理。
“中国式过马路”的现象在太原市的一些十字路口常常发生,如果听之任之,不仅秩序失范,而且隐患多多,此类违法行为应该严管。
事情总是一分为二的。“中国式过马路”所以盛行,国人的规则意识淡薄固然是主要原因,但行人顺畅过马路的条件是否成熟呢?以交通规则为例,众所周知,人行横道的绿灯亮了只有行人可以走。可规则却规定同时对方一侧十字路口的机动车仍然可以右转弯或左转弯,于是出现这样一种现象:在短暂的绿灯时间里行人走到路中间要等待同样有右转弯或左转弯权利的机动车,实际就是机动车和行人抢一条道路。但如果行人先等待机动车通行,人行横道的绿灯就变成了红灯,此时,走到路中间的行人怎么办?
还有,对于事故频发的地段,管理部门也需要反思。道路的设计和建设,十字路口人流和车流区域的科学合理规划,红绿灯的时间间隔设计,是否进行了合理的调配和布置?公交优先,限号限行,低碳出行等等,所有这些,无一不是我们需要考虑和改进的方向,并不是“严管”就能解决所有问题。
好在北京已经意识到这些。除了加大对行人和非机动车驾驶人违法的教育、劝阻力度,还将对原有的一次过街形式改造为二次过街形式,即在路口半程位置设安全岛。针对较宽的路口通过增设多组信号灯,提高信号灯的识认效果,提升行人、非机动车通过路口安全系数。
但仅此显然还不够。严管“中国式过马路”,改善行人过马路条件,其实我们还有许多工作要做。比如对行人横跨隔栏,能不能多开点口子,方便行人。如果能多一点人性化措施,交通事故就会大大降低。
国外不少城市在人流车流密集地段,特别多增加了一个车道,既有利于行人上下车的安全,又有利于车辆的快速通行,避免在路口造成拥堵。还有在处理人车关系上,实行的是行人优先原则,也就是车让人,而不是人让车。为了方便行人过马路,有的甚至设置了行人也可以控制的红绿灯。这都是我们可以效仿的。
总之,“中国式过马路”,不仅是国人规则意识的淡薄,还有“过马路”的条件缺失,更有管理手段的乏力和单一。因此,“严管”是一方面,创造条件,最大限度地改善行人过马路的条件,才是治本之策。
·杭州新招:“现场直播”治“中国式过马路”
·也说“中国式过马路”
·羞辱式执法PK中国式过马路?
·罚款+集中整治能终结“中国式过马路”吗?
·成都集中整治"中国式过马路" 严处带头闯红灯者
·治理“中国式过马路” 一罚就灵吗
·治理“中国式过马路” 一罚就灵吗
·北京:各地集中整治“中国式过马路”——专家 治理需多方面共同努力
·向“中国式过马路”宣战要从一而终
·根治“中国式过马路”,从倡导交通文明开始
·向“中国式过马路”宣战要从一而终
·北京5月6日起正式处罚“中国式过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