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地方动态> 江苏

江苏淮安检察制度化帮助迷途少年校正人生方向

2013-04-16 09:33:48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江苏法制报 

    不是一宣了事 还要陪你一程

    ——淮安检察制度化帮助迷途少年校正人生方向

    “2013年3月12日,阴。上午,在派出所查询时发现,最近李磊(化名)连续三次深夜到网吧上网,下午,已与李磊本人及其父母通电话,要求立即改正,李磊在电话里表示以后不会再去了,他父母也表示会加强监督……”

    “2013年3月20日,晴。下午,和陈阳(化名)父母通电话,得知陈阳父子关系现在很好,陈阳与其继母也能和睦相处。陈阳正在理发店做学徒,手艺大有长进,心里高兴……”

    日前,记者在淮安市淮安区检察院未检科采访时,在两本扉页上写有“护航日志”的笔记本里,看到了上述两段话。

    “护航日志”是怎么回事?面对记者的疑问,淮安区检察院未检科科长杨梅向记者讲了一个故事。2012年12月,杨梅接手了上文提及的陈阳盗窃案,当时只有16岁的陈阳对有关父母的话题非常抗拒,不愿多言。后经侧面了解才得知,早在陈阳五岁的时候,其母亲因家庭矛盾而服毒自杀,此后,陈阳的父亲重新组织了家庭,陈阳则一直和爷爷奶奶在老家生活。家庭的变故致使陈阳父子关系非常紧张。因缺少家庭管教,陈阳走上了犯罪的道路。因陈阳为初犯、偶犯,且盗窃金额不大,淮安区检察院经研究决定对陈阳作不起诉处理。但杨梅意识到,如果不能解开陈阳父子之间心里的疙瘩,继续对陈阳放之任之,他很有可能再次犯罪。于是,在宣告不起诉决定结束后,杨梅与陈阳父子进行了长谈,并专门请来心理专家对陈阳进行心理辅导,最终,陈阳答应和父亲一起到上海生活。为了跟踪掌握陈阳的思想动态,杨梅特意买来一本精美的笔记本进行记录,“护航日志”由此产生,并逐步由陈阳个案扩展到每一位被不起诉的未成年人,目前已形成了制度。

    杨梅告诉记者,所谓护航日志,就是对做出不起诉处理的未成年人,在宣告不起诉决定后,案件承办人和该未成年人的家庭成员、学校老师、所在社区工作人员建立互动机制,承办检察官定期通过电话、短信、家访等方式,及时了解被不起诉未成年人的思想状况、学习状况、行为状况和情感状况,同时,要求被不起诉未成年人,每个月要主动和检察官通一次电话,每个季度和检察官面谈一次,汇报自己的学习生活情况。案件承办人将了解到的信息都一一记入“护航日志”,形成其学习、生活轨迹,并及时对一段时间内记载的日志进行分析研判,一旦发现不良苗头,检察官立即联合家庭、学校或邀请有关社会组织一起行动,对其进行帮助和矫正,不断为孩子调整人生航向,确保他们不再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据统计,自去年12月份以来,淮安区检察院检察官共对6名被不起诉未成年人记载“护航日志”153次,合计约3万字,根据对日志记载情况进行分析研判发现的不良苗头,检察官联合区关工委、区团委等社会工作者对相关未成年人进行有针对性的帮教6次,及时纠正了他们的不良行为。目前,所有被“护航”的未成年人无一重新犯罪,都以较好的状态在自己的人生航线上前进。

    “目前,我国法律尚未对被不起诉未成年人的帮教进行规定。因此,对这些一度迷失人生航向的孩子,检察机关不能一宣了事,而应尽我们所能,在人生的道路陪他们前行一程,为他们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淮安区检察院副检察长潘建文深有感触地说。(记者 张缓鸣 通讯员 张士海 汪 彦)

[责任编辑:季上平]
相关报道

·江苏法院知识产权受案万件覆盖全领域
·江苏制定全国首部“新农合”地方性法规
·江苏:实施新民诉法二三亮点
·江苏徐州:接地气真心帮扶,让群众真正受益
·江苏海安法院行政审判的创新实践
·江苏大丰法院推行“三项立足”改进司法作风教育

·江苏大丰法院推行“三项立足”改进司法作风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