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行政决策事项要组织听证,听证意见采纳情况和理由及时向社会公布;重大行政决策未经评估或者评估不通过的,不予决策……日前,《广东省法治政府建设指标体系(试行)》以省长朱小丹签署省政府令方式在省府官网发布,自2013年6月1日起施行。记者了解到,考评对象主要是针对政府本身的行为,包括政府的合法行为以及某些不作为、乱作为等行为。其中规定,涉及民生重大决策的听证率、民调率均达100%,社会公众对行政决策的总体满意度(满意率+基本满意率)达80%以上。不难看出,这将是今后全省各级政府工作重点。就清远而言,推进法治政府做了哪些前期工作?还有哪些差距?下一步如何做?
●策划/梁有华 撰文/南方日报记者 魏金锋
重大行政决策事先公布
在8项一级指标的总分值为100分中,行政执法占总分值的20%,制度建设、行政监督分别占总分值的15%,行政决策、政府信息公开、社会矛盾防范和化解、依法行政能力建设、依法行政保障各占总分值的10%。
——推行重大行政决策民意调查、听取意见、专家论证制度。重大行政决策事先向社会公布,开展民意调查,广泛听取社会公众意见。按规定组织专家对行政决策的必要性、合法性、合理性、可行性、社会风险及应对措施等方面进行咨询论证。
——健全重大行政决策听证和风险评估制度。制定、公布重大行政决策事项听证目录,并按规定组织听证;听证参加人具有广泛代表性,产生方式和名单向社会公开;听证程序规范合法;听证意见采纳情况及理由向社会公布。涉及民生重大决策的听证率、民调率均达100%,社会公众对行政决策的总体满意度(满意率+基本满意率)达80%以上。
——建立健全部门论证、专家咨询、公众参与、专业机构测评相结合的决策风险评估机制,科学评估决策风险,并制定相应的处置预案,未经评估或者评估不通过的,不予决策。适时开展重大行政决策后评估,并广泛收集利益相关方和社会公众对决策实施的意见和建议;根据评估结果,决定相关决策是否需要作出调整或者停止执行。
文件还要求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草案通过政府网站或者新闻媒体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时间不少于30日。
清远做了哪些努力?
亮点
政府信息公开方面,清远一直措施不断。4月12日,清远市政府办公室通报了今年第一季度各县(市、区)、市直各单位、中央和省驻清单位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和办理网站群众来信情况,以及各单位网站群众来信办结情况,以数据说话,让人一目了然。
记者了解到,认证为清远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官方微博@清远发布在腾讯微博平台开通3个多月后,@清远发布交出了自己的成绩单:粉丝12000多,发微博200多条,并被腾讯微博授予了“微博劳模”的称号。
“各级政府已与市政府签订治超责任状,对治超不力、经考核未达到责任目标的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将追究其责任。”治超是清远今年的工作重点之一。
据悉,清远已将治超工作列入年度工作目标和工作重点,不履行源头治超职责的货源企业将会受罚,监管主体单位监管不力将被问责,以法规制度推进工作进展。
在创新社会管理和重大行政决策民意调查方面,清远不断在探索,其中市城市规划委员会成立以来,为重大项目的决策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
此外,清远还积极探索市民听证机制。日前,在消费者代表和媒体的见证下,清远抽签产生了参与水价调整听证会的12名人选;上月7日,清远市物价局、市交通运输局联合召开了“制定清远市区公共汽车票价听证会”,出席听证会的有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专家学者、相关政府部门、社会组织、消费者、经营者以及新闻媒体代表;前期,针对市民关注的燃气价格问题,清远市物价局召开市区管道燃气价格听证会,收集了听证代表意见,交由市政府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后,再公布实施方案等。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也是清远近年来的工作重点之一。日前,清远市政府网站对外发布《清远市人民政府2012年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事项目录(第一批)》。内容包括取消社会团体、行业协会分支机构的成立、变更、注销登记,取消旅行社星级评定,取消城市房屋拆迁许可,取消临时停车场审批等,简化了办事程序。
《广东省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理办法》(下称《办法》)日前正式发布,今年6月1日正式实施。而清远早于去年6月份成立了“广东清远市医患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试水运用第三方社会组织的形式,解决医患纠纷这一“硬骨头”,并成效显著。
任追究制度、社会矛盾防范和化解、推行领导干部依法行政情况考查制度、建立健全依法行政考评机制等方面仍需努力。
清远还有哪些差距?
差距
去年十月份,《南方日报清远观察》曾以《缺少沟通多项民生工程变“民怨” 清远可否试水“决咨委”?》为题,报道披露清远不少民生工程因为缺少认证受市民诟病,并引述有关专家与市民观点,建议清远成立公共决策咨询委员会在项目动工前先召开决咨委会议,以用好“民意”,用好“外脑”,降低政府决策成本。
“依法行政,关键在于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办事。”有专家表示,行政决策是否具备民主科学机制、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是否做到便捷高效等,从根本上说,这些都取决于行政官员是否运用法治思维和法律方式,是否遵循了“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的行政法治基本要求。
有些单位部门对信息公开重视程度仍然不够。记者了解到,今年3月31日前更新本单位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的单位只有15个,仍有不少单位部门还未更新本单位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政府网站信箱方面,有网友反映,有的地方政府信箱虽然态度诚恳,却迟迟不见下文,问题被挡了下来、弹了回去,成效不大。
有观察人士表示,清远要打造法治政府任重而道远,下一步亟待在健全行政决策制度、健全重大行政决策听证和风险评估制度、完善行政执法体制和机制、依法确定行政执法资格等与群众息息相关的方面加大措施力度,“要加强行政执法队伍管理,杜绝合同工、临时工等无执法资格人员上岗执法。”
还有网友认为,打造法治政府,主要是看自觉接受社会和媒体监督,对人民群众检举、新闻媒体反映的问题,认真调查核实,依法进行处理,“有些部门还是存在踢皮球现象,有些部门是媒体不报道、领导没重视就不动,甚至是媒体报道了也无动于衷。”
此外,清远在落实行政决策责任追究制度、社会矛盾防范和化解、推行领导干部依法行政情况考查制度、建立健全依法行政考评机制等方面仍需努力。
2
差距
新闻链接
省级媒体报道的典型可加2分
“考评工作应当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家学者、新闻媒体和其他有关方面的代表参加。”日期,省政府官方网站还公布了《广东省依法行政考评办法》(简称《办法》),自2013年6月1日起施行,考评每年组织一次。其中,邀请代表、委员、新闻媒体等给政府依法行政工作“打分”成为一大亮点。
《办法》指出,在依法行政等工作中,行政单位如果获省部级以上机关表彰奖励,或被省部级以上机关评定为先进单位、示范单位,或被作为典型经验予以介绍推广,或被省级以上主要新闻媒体作为典型经验予以宣传报道,或者行政机关负责人亲自出庭应诉行政案件,该单位可以获得2分的奖励。
此外,依法行政不过关不仅要被扣分“挨板子”,还可能“丢面子”。在评定中,被考评对象获得一般等次并且考评综合得分未达60分将被批评,并在政府门户网站或者新闻媒体公示。
对此,有清远媒体人士表示,今年是清远“新闻施政年”,《广东省依法行政考评办法》指出依法行政好不好,媒体可评分,将在舆论监督上为法治政府的建设保驾护航,“清远有些单位部门还是停留在以前的思想上,对媒体重视不够,打造法治政府,官员观念思想转变是关键。”
相关报道
清远通报第一季度政府信息公开情况
有些单位年度报告还未更新
南方日报讯 (记者/魏金锋)日前,清远市政府办公室通报了今年第一季度各县(市、区)、市直各单位、中央和省驻清单位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和办理网站群众来信情况。
记者发现,发布政府信息数量前10位的单位中存在比较大的差距,其中市财政局以465条高居榜首,市委市政府办公室228条、市公安局211条分列第二、第三,排在第十名的单位仅发布19条。对此,有知情人士分析,单位部门信息数量发布多少很大程度决定于部门性质,比如市财政局事关全市方方面面,所以信息发布量大,有些“偏冷”的部门则信息发布量较少。
清远市政府办公室还通报了各单位网站群众来信办结情况,其中办结10件(包括10件)以上的单位有: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局(12件)、市监察局(11件)、市物价局(11件)、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10件)。
据通报,在3月31日前更新本单位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的单位只有15个,其中包括清远高新区管委会、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市民政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卫生局、市审计局、市法制局等,仍有不少单位部门还未更新本单位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粤出台法治政府建设指标:涉民生重大决策须听证
·法治政府引领法治社会
·广东出台法治政府建设指标体系
·甘藏春:要实现中国梦,法治政府是一个重要内容
·敬畏,法治政府建设的前提
·加强法治政府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