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一提的是,《征信业管理条例》把个人不良信用信息的保存期限设定为5年。这意味,一旦还清了逾期账单,消除了不良记录,5年之后,你在贷款、找工作时就不受不良记录的影响了。
中国人民银行征信局局长王煜指出,不良记录保存时间太长,信息主体信用重建的成本过高,保存时间太短,对信息主体的约束力不够。
王煜:在期限的考虑上参考了国际上一般的经验,英国是六年,韩国是五年,美国个人破产信息十年,其他负面信息七年,香港地区个人破产信息八年,败诉信息七年。
中国人民大学财经学院副院长赵锡军认为,个人信用记录保存多长时间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密切相关,保存时间的长短,也并非一成不变,将在未来随着需要调整变化。
赵锡军:从我们国家来看,目前是处于经济发展比较快的时期,同时,个人参与社会经济活动也是越来越活跃,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有一个跟这个状态相适应的信用保存期。我个人理解,五年时间可能是目前一个比较恰当的时间。
您或许没赶上过信用记录的"乌龙"事件。但是,相信很多人都饱受垃圾短信,陌生电话的骚扰。对方能说出你的名字,有的甚至连年龄、工作单位、你开什么车,银行存款都知道。这个时候您知道,自己的个人信息被泄露了。
这次,在《征信业管理条例》中明确规定,征信机构不得采集个人指纹、血型等信息,不得将个人的收入、存款纳入征信记录里,非法获取个人信息将遭到法律严惩。
如果说小张误上信用报告"黑名单"只是少数,在日常生活中,个人信息被泄漏,已经严重干扰到了人们的正常生活。江苏镇江的李先生,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几乎夜夜失眠头疼,他的手机,每到凌晨两三点就会接到不同陌生人打来的恐吓电话,对他进行人身威胁。
李先生:他说你的信息我都有,你个人资料什么的我都有,还有我的相片,我就很奇怪,为什么我的这些信息他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