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地方动态> 山东

山东德州:“社区六进”带来社区警务的春天

2013-04-15 15:59:09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山东法制报 

    走进德州的社区警务室,感受到的是浓浓的春意,扑面而来的是“社区六进”活动给社区工作带来的新变化。

    “社区六进” 活动开展以来,德州市公安机关坚持“以人为本、执法为民”的理念,着力优化发展环境,推动社区警务工作全面加速、 提升、 增效,努力打造群众满意的服务型公安机关。

    在深入开展“社区六进”工作中,德州市新建社区和一大批老旧居民小区人防、物防和技防建设水平得到大幅提升,社区可防性案件得到有效遏制,推动了治安防范在社区覆盖、安全监管从社区做起、管理服务向社区延伸、群众工作在社区扎根,促进了公安工作与社会工作对接、社区警务与社区事务融合,夯实了平安建设根基,提升了社区居民安全感、和谐度。

    德州各级公安机关也结合辖区实际,通过“社区六进”活动的开展,切实为群众消除了一批安全隐患、解决了一批交通难题、推出了一批便民措施,使得公安工作接通了地气,聚集了人气。

    因情施策民警进村入户接“地气”

    德州市公安局局长于松岩说:“我们把‘社区六进’作为强化公安基础工作,加强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举措,公安民警沉入社区,与群众面对面,发挥桥梁纽带作用,解决不会做、不愿做、不敢做群众工作的问题,把社区大量鲜活的信息拿到手里。”

    “社区六进”工作要因地制宜,要利用有限的警力使治安防控效果最大化。在深入推进“社区六进”工作中,德城区宏力小区社区民警深入小区,与小区居民攀谈聊天,征求意见想法,在逐步掌握小区社情民意的真实情况后,决定在小区内重点推进“物管进社区”工作。

    “ 自从我们小区有了物业之后,水电暖有人管了,也安上了摄像头,以前经常丢失东西的现象没有再发生,我们现在住着更舒心,也更有安全感了!”宏力小区的张大爷高兴地说。

    宏力小区原来是无门卫、无物业、无技防设施的老式住宅小区,社区民警通过协助居委会招标引进了物业管理公司,组建了巡逻队伍,安装了监控,建立了出入登记、巡防等制度,实现了小区管理服务规范化。

    平原县公安局则积极探索“触角前伸、阵地前移、前沿服务”的小警务理念,以提高社区民警上门率、群众知晓率、满意率、 居住环境安全感和幸福感为目标,建立常态化走访工作机制,积极开展“ 深化社区小警务,七访服务进社区”大走访活动。腰站派出所宋范警务室民警,深入辖区每一户居民家中,开展“谈心、知心、交心”活动,采集信息,并总结“眼勤、手勤、嘴勤、腿勤、脑勤”工作法,拉近了与社区居民的关系。王凤楼派出所五麻社区警务室驻地是回民聚集地,民警积极在加强民族团结互助上做文章,回汉一家亲的喜人场景随处可见。

    打造亮点多措并举开辟服务新渠道

    在2012年度全省公安机关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调查中,齐河县公安局从上年度的第 9名提升到了全省第 2 名。问起工作的“秘诀”,公安局负责同志说:“只要‘社区六进’中的六项惠民政策能够沉到底,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自然就会升上来。”

    该局在“社区六进”活动中注重打造亮点,先搭建起社区警务平台,再建立起基层治保队伍,多措并举开辟为民服务新渠道。

    社区警务室是“社区六进”工作的平台和依托,他们将警务室与社区建设同规划、同建设、 同验收,科学布局,投入 1000多万元,在全县建立了76个警务室。

    警力不足,是制约“社区六进”中的一个突出“瓶颈”。齐河县公安局按照“1+2+N ”的标准配置警务室警力。即每个警务室由一名民警负责,2 名辅勤,N名治保主任联勤,以实现警务室天天“开门、亮灯、有人”。

    2012 年初,齐河县公安局按照“固定一人、带动一村,明确职责、 星级区分,科学考评、工作有薪”的做法,在全县1015个村庄和36 个城中社区物建了1051 名治保主任,实行“星级化管理”,落实了劳务津贴、意外伤害保险,以警务室为平台,协助民警工作,开展便民服务。 2012年,这个县有480个村居实现了刑事案件“零发案”,警务室真正成为了服务群众的“ 桥头堡” 、 流动人口的“ 服务台”、安全宣传的“前哨站”。

    “ 凌晨,沿着路边漆黑的小路,窃贼摸到一户业主门口,刚一碰门,门磁报警器就发出刺耳的铃声。窃贼打算顺着落水管爬到顶楼,没想到一圈防爬刺让他再次退了下来。窃贼仓皇逃窜,本以为可以逃之夭夭,然而,楼前物业公司安装的监控摄像头,将窃贼的一切行踪,清晰地记录了下来。”这是德城区社区民警正在耐心地给辖区居民讲解防盗知识,并以窃贼入室盗窃的例子,说明家庭安全小装置和物业安装的摄像头是如何保障户主安全的。

    德城分局在深入推进“社区六进”工作过程中,将安全防范知识轻松、形象地教授于居民,今年年初,分局在东地派出所辖区文化社区警务室创立了以“小防范,大安全”为品牌的首家“e 家平安体验馆”。通过这个安全防范展示窗口,让市民了解安防知识和技术,并通过现场亲身体验实实在在的安全防范攻略,从而构筑起物防、技防、人防、意识防范“四结合”的防范体系,有效预防和控制案件的发生,提升市民安全感。

    服务延伸警务室成为警民“连心桥”

    走进禹城市高新区派出所花园社区警务室,一张茶桌、两把椅子、一套茶具首先映入眼帘。 如果不是墙上“ 民警青莉欢迎您” 七个大字作提醒,这里清新的装饰、居家化的格局、温馨的氛围让人差点以为走错了地方。社区民警张青莉说:“社区警务室的建设初衷,就是让群众有一种贴心的感觉,拉近警民距离。”

    为了把服务的触角延伸到最基层,禹城市在治安复杂、人员密集的城区和城乡结合部建立了16个社区警务室作为示范点,公开选拔优秀民警担任社区民警,每个警务室均配备一名专职民警,并建立警民恳谈、纠纷调解、 治安防范等服务范围清晰的职能体系。“社区民警的工作目标,就是将社区警务室真正建成人民群众与公安民警的‘连心桥’,为广大基层群众服务。”

    在禹城市中街道办城角韩社区警务室,一位前来咨询问题的老大爷冲着社区民警徐峰喊了声“徐警官”。徐峰一边请大爷坐下,一边笑着说:“您叫我小徐就行。”

    很多社区民警都认为,当社区人、说社区话、办社区事是做社区警务工作的基本要求,善于与群众交流沟通是社区民警的基本业务能力。在社区民警的竞选过程中,基层工作经验、服务群众的意识和能力被列为重要考察项目。如果高高在上、目无群众、说话打官腔,这样的社区民警不可能得到群众的信任,干好社区警务工作也就无从谈起。

    “ 咱小区的自来水压力小,打压设备需要维修”、“10号楼前的路灯不亮了”……这些都是社区定期召开的警民恳谈会上群众提出的问题。社区民警进驻社区后,首先走到百姓中间,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并向社区群众发放印制的邀请函,邀请居民到警务室坐坐、聊聊,事无大小均可向社区民警反映,这种“走下去、请进来”的方式从情感上拉近了警民的距离。

    禹城市公安局负责同志表示,在社区警务工作中,各警务室推行的“六进社区”赢得了广大社区居民的好评。社区民警协助相关部门积极做好涉及到的服务工作,群众不出社区就能解决难题,真正做到了“安全有保障、服务更贴心、群众更满意”。今年着力将基层警务室建设成为治安防控的“主阵地”,使社区警务室真正成为社区的“守望者”,社区民警成为百姓的“守护神”。

    制度保障推动社区警务不断前行

    为确保把“社区六进”工作抓出成效,德州市公安局将“社区六进”工作列为《2013年公安工作要点》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制定完善《社区警务室规范化建设标准》,实现警务室“布局设置、警力配备、外观标识、制度牌匾、设施装备、工作台账”六统一,达到“三室一区两网”建设标准,为“社区六进”工作搭建管理服务平台。

    警务室建设“三室一区”,设置了办公区、调解室、警民恳谈室、安全防范体验室等功能用房,实现了互联网、公安网“双网”进社区。在办公区建设“社区六进”部门办公区域,治安、网安、出入境、交警、消防等部门定期到社区办公,依托社区警务室开展社区宣传、服务等工作。

    办公区采用低台敞开式办公,进一步拉近与辖区群众的距离;调解室更加人性化,充分体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和“公开、公正、公平”;警民恳谈室定期邀请群众代表到警务室,听取对公安工作和社区管理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协调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安全防范体验室主要介绍人防、物防、技防措施,用以实物进行展示,通俗易懂,提高群众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能力。社区民警利用“网上警务室”和博客、微博、 QQ 群,架起与群众联系沟通的桥梁,实现“零距离”服务群众。

    “ 社区六进”落到实处,考核机制就得跟上。平原县在实战平台中研发考核体系,真正让考核形成一个体系,制定了《“社区六进”工作考核办法》,将社区民警提拔任用与社区工作业绩挂钩,补助奖励与群众满意率和安全感挂钩。 社区民警通过查看自己工作情况,就能明确自己干得怎么样,能得什么样的成绩。

    如每月入户走访,既要达到每月至少50户的数量要求,又要达到信息采集录入的质量要求。在群众满意率调查中,考核组人员通过查看警综平台民警录入走访信息,随机抽取10户居民,以电话的形式询问群众是否认识社区民警、民警有没有上门服务、对辖区治安状况是否满意、对公安工作有什么意见建议,发现群众不满意的予以扣分。

    为调动社区民警工作积极性,齐河县公安局给派出所民警增加了交通补贴和加班补助费,警务室每月1000元的工作经费,对社区民警优先晋职晋级。县公安局负责同志表示,“通过激励政策,目的是在全局形成人往基层走,钱往基层流,干部从基层出的工作导向,让社区民警感到工作上有劲头,事业上有干头,政治上有奔头”。

    一句句真心的问候,一点点家常的小事,一个个简单却感人的小故事,却让人深深地感受到一种温暖。“社区六进”活动,离不开社区民警真心、真情、真意地为民付出、服务,也只有做到了这些,也才能真正迎来社区警务工作的春天。“ 六进”部门民警定期到社区办公,开展便民服务工作。

    编者按:季节把春的帷幕徐徐拉开,所有沉睡的种子都在悄悄冒出新绿,浸染着生命的色彩。“社区六进”这一新型公共安全服务管理模式,也拉开了我省新一轮社区警务改革的序幕。“社区六进”是我省公安机关近年来开展的为民服务、保民平安活动的一大亮点。省长助理、公安厅厅长徐珠宝说:“社区警务工作是公安机关贯彻十八大提出的‘加强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载体,是公安基层基础工作的‘根’。”随着这一工作在全省公安机关的广泛开展,真正把社区警务室打造成了群众有困难找警察的“联系点”,为群众排忧解难的“服务点”,民警工作的“落脚点”。德州市公安局局长于松岩在基层社区检查指导“六进”工作。

[责任编辑:闫天舒]
相关报道

·德州检察机关“五进两服务”大走访活动侧记
·山东德州侵财类在逃人员下降七成
·山东德州德城推进“护校安园”行动
·山东德州德城 人民监督员“把脉”社区矫正
·山东德州市两级法院推出多种便民举措
·山东德州:“捕前品行调查”优化办案效果

·山东德州:“捕前品行调查”优化办案效果
·山东德州:司法建议助力消防行政执法
·山东德州:三级“网格”监督服务全覆盖
·山东德州出台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细则”
·山东省德州市委政法委聘任十名法律咨询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