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长安观点

在实现“中国梦”中维护人民合法权益

2013-04-15 11:01:00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检察日报 

    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曹建明3月28日至29日到江苏调研指导工作,对新形势下检察机关如何做好群众工作、维护人民的合法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发表了重要讲话。江苏省检察机关认真学习曹建明检察长的重要讲话,进一步加深了对新形势下坚持执法为民指导思想重要性的理解。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江苏省检察院要始终坚持立检为公、执法为民,见诸行动,全面深入推进各项检察工作,在实现“中国梦”中维护人民合法权益。

    牢固树立执法为民指导思想

    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是我们党无往而不胜的法宝。在领导中国革命的时候,我们党就明确提出以“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新时期,更把“以人为本”上升为党的执政理念,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作为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在当前世情、国情、党情、社情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检察机关一定要以最广大的人民利益为念,担当起对人民负责的责任,把依法保障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检察工作的根本目标,把忠实履行法律监督职责作为践行执法为民宗旨的基本途径,把人民群众的关注作为检察工作的着力点,以执法为民的实际成效回答人民的所思、所盼、所忧。

    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和依法治国方略的全面实施,人民群众的权利意识在不断增强,对公平正义的追求也更加强烈。社会公正是实现“中国梦”的前提,也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体现。没有社会公正,就不会有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就不会有人民的幸福安康。检察机关在促进社会公正,确保“中国梦”顺利实现上,负有重大责任。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曹建明检察长关于人民性是检察机关根本属性的重要论述,深化执法为民理念,在检察工作中真正把人民群众当作亲人,把人民群众的诉求作为第一信号,把人民群众对司法公正的期盼作为首要任务,把人民满意当作最高标准,以执法办案为中心,全力维护人民合法权益,提升检察机关公信力。

    忠实履行执法为民神圣职责

    伟大的理想需要脚踏实地的实践。检察机关要将执法为民宗旨全面贯穿到执法办案全过程,根据群众意愿开展检察工作,在推进平安建设、法治建设、廉政建设和美丽中国建设中敢于担当,主动作为,切实抓出成效。

    围绕推进平安建设,要针对当前产业结构调整、经济转型升级中影响社会稳定的新问题,扎实开展社会风险排查研判工作,强化执法办案风险评估预警,坚决依法加大对严重犯罪的打击力度,切实遏制涉众型经济犯罪和金融领域、知识产权领域、民生领域各类犯罪的多发频发态势,防止重特大公共安全事件发生,努力减少社会对立,在产业结构调整中保持全省社会大局稳定。

    围绕推进法治建设,要强化法律监督,切实遏制执法不公和司法腐败,坚决纠正选择性执法和办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一视同仁地对待所有案件当事人,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要根据修改后刑诉法、民诉法的新要求,进一步强化刑事检察、民事检察职能,认真研究实践中遇到的新情况,解决好不敢监督、不善监督,监督不规范、监督不到位的问题,把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要求落到实处。

    围绕推进廉政建设,要坚持惩防并举、标本兼治,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坚持发挥检察职能作用与依靠群众相结合,进一步推进惩防腐败体系建设。要认真组织开展查办和预防发生在群众身边、损害群众利益职务犯罪专项工作,力争取得良好效果;继续推进查办和预防涉农惠民领域职务犯罪专项行动,努力保证广大农民合法权益不受侵犯;切实抓好预防职务犯罪人民防线的构建工作,不断提升预防工作的专业化、社会化、法治化水平。

    围绕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牢固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认真总结全省检察机关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经验、做法,找准生态文明建设与履行检察职能的结合点,强化与主管部门的联动协作,抓紧形成指导意见下发全省检察机关贯彻执行,努力为江苏生态文明建设作出新贡献。

    创新执法为民的方法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要在创新群众工作方法上下功夫,坚持把传统有效做法与现代科技手段有机结合起来,使“脚板”和“鼠标”有机结合起来,搭建服务群众新平台,拓展联系群众新渠道,有效提升新形势下社会沟通能力和服务群众水平。

    要深入推进12309检察民生服务热线、领导带案下访、包案化解矛盾、“三解三促”下基层、实名举报答复等工作,明确责任,确保效果。同时,要积极拓宽和畅通联系群众的新渠道,突出抓好互联网的运用,整合网络平台,提升网络服务功能,发挥正面宣传、引导作用,让更多群众了解检察工作,支持检察工作。对群众通过网络反映的控告、申诉、举报等问题,要积极回应,认真处理,切实发挥网络反腐的重要作用。

    要进一步深化检务公开,全面推行阳光检务,打破检察机关的神秘感。凡是不涉密的事项都要向社会公开,让人民群众了解执法依据、执法标准、执法要求,方便群众对检察工作进行有效监督。要深入开展检察人员进机关、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等活动,面对面倾听群众诉求,并认真办理回复;要结合执法办案,深入群众、深入基层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加大释法说理力度,争取人民群众支持。要通过组织检察干警经常深入基层、融入群众,使干警在感同身受中不断增进同人民群众的感情,在换位思考中打牢执法为民的思想基础。

    进一步改进执法为民的作风

    执法作风直接关系人民群众对检察工作的感受,一句生硬的言语、一个粗暴的举止,不仅会伤害群众感情,甚至可能成为激化矛盾的导火索。检察人员必须高度重视作风建设,切实从人民群众最不满意的地方改起。

    要坚决反对和纠正简单生硬粗暴对待群众的问题。坚持理性、平和、文明、规范执法,坚持法理情相融合,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想方设法为群众解忧,以实际行动体现把群众当亲人。要坚决反对和纠正推诿扯皮、敷衍应付、拖拉疲沓对待群众问题,进一步建立责任制,坚持从首道环节做起,以高度负责的精神高效率、快节奏办理群众诉求,切实做到言必行、行必果。要坚决反对和纠正形式主义、做表面文章问题,倡导埋头苦干、扎实工作,通过履行检察职能为群众办更多的好事和实事。

    夯实执法为民的基础

    基层检察院是践行执法为民指导思想的一线平台,基层工作做不好,执法为民就是一句空话。要认真贯彻落实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和高检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人民检察院基层建设的意见》,以高检院最近表彰全国先进基层检察院为契机,下气力抓好基层院整体发展,对“四化”建设标准进一步细化、具体化,掀起新一轮基层检察院创先争优的热潮。完善对基层院的科学考核评价体系,激发基层院全面履行检察职能、主动服务全党工作大局、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积极性、创造性。要选好配强检察长和领导班子成员,使他们在执法为民第一线一任接着一任干。要提高上级院对下级院业务工作、队伍建设的指导水平与管理能力,帮助基层解决突出困难和问题,使全省检察工作协调发展。(作者 徐安 为江苏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责任编辑:闫天舒]
相关报道

·新领导层两会后密集调研 为“中国梦”凝心聚力
·黄忠影:笔墨涌动“中国梦”
·甘藏春:要实现中国梦,法治政府是一个重要内容
·北京:宣讲团进社区 讲述“中国梦”
·网聚正能量 实现中国梦
·公正与法治:中国梦的价值规则

·公正与法治:中国梦的价值规则
·中国梦的十个梦
·坚持实干兴邦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途径
·认真领会中国梦的精神实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