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专题

“信用污点”并非绝症,新版个人信用报告瘦身

2013-04-12 16:30:34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江苏新闻网 

    3月15日,《征信业管理条例》正式实施。对于普通市民来说,什么样的信息会被征信机构采集?个人信息安全如何保障?碰到错误记录的不良信息该怎么办?花钱能销掉不良记录么?本报邀人民银行泰州市中心支行调统科相关负责人,对《条例》进行了详细解读。

    《条例》亮点1 严密保护个人信息

    《条例》规定:除依法公开的个人信息外,采集个人信息应当经信息主体本人同意,未经同意不得采集;向征信机构提供个人不良信息的,应当事先告知信息主体本人;除法律另有规定外,他人向征信机构查询个人信息的,应当取得信息主体本人的书面同意并约定用途,征信机构不得违反规定提供个人信息。

    该负责人说,《条例》禁止征信机构采集个人的宗教信仰、基因、指纹、血型、疾病和病史信息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禁止采集的其他个人信息。征信机构对其工作人员查询个人信息的权限和程序须作出明确规定,对工作人员查询个人信息的情况进行登记,如实记载查询工作人员的姓名,查询的时间、内容及用途。工作人员不得违反规定的权限和程序查询信息,不得泄露工作中获取的信息。

    《条例》亮点2 收入等信息不得采集

    是不是所有的个人信用信息都会被采集在个人征信系统中呢?《条例》明确规定了禁止和限制征信机构采集的个人信息。

    该负责人表示,《条例》更注重对市民个人隐私的保护,部分私人信息,包括年收入、纳税数额等不再记录在案。据了解,从去年10月份起,泰州就开始启用新版的个人信用报告。

    《条例》亮点3 错误不良信用可更正

    “我明明还了款,是银行的系统出错了,显示我逾期,使我产生了不良信用记录,这种错误的不良信用信息应该怎么办呢?”市民有这样的疑问。该负责人说,根据《条例》规定,个人可以向当地征信机构查询自己的信用报告,如果认为征信机构采集、保存、提供的信息存在错误、遗漏的,有权向征信机构或者信息提供者提出异议。

    【五问征信条款】

    一问:个人信息内容包括哪些?

    包括个人基本信息、个人信贷交易信息以及反映个人信用状况的其他信息。个人基本信息是指自然人身份识别信息、职业和居住地址等信息;个人信贷交易信息是指商业银行提供的自然人在个人贷款、信用卡等信用活动中形成的交易记录;反映个人信用状况的其他信息是指除信贷交易信息之外的反映个人信用状况的相关信息,比如欠缴水电费等信息。

    二问:有不良记录是不是贷不到款?

    不良记录肯定会对一个人有影响,但是也不能绝对地说,有不良记录就不能贷款。征信报告中不良的信息只作为银行的参考,并非一票否决。不同的银行有不同规定,一般来说,如果个人连续或多次逾期还款,贷款审核比较严格的银行很可能不同意发放贷款。

    三问:花钱能消除不良信用记录?

    肯定不可能。个人征信体系中的信息都来自金融机构,有一套严格管理的流程。如果逾期未还款,客户的不良信用记录便会被录入个人征信系统,并上传至央行数据库。银行的个人征信系统由计算机自行处理,一旦客户的不良信用被录入系统,所有的数据都会被锁定,即便是征信机构工作人员,也无法随意修改系统里的信息。

    四问:到哪些地方查询征信报告?

    市民可以到所在地的人民银行分支机构,主城区居民可以到人行泰州市中心 支行大厅查询。

    五问:受理部门处理“时限”为多久?

    个人可通过所在地人民银行征信管理部门或直接向征信服务中心、异议信息相关的金融机构提出书面异议申请。征信服务中心或金融机构在接到异议申请之日起20日内进行核查和处理并将结果书面答复异议人。

    提醒

    个人信用报告最好每年“体检”一次作为个人信用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两年来,我市个人信用报告中的相关信息也在不断扩容。业内人士提醒,使用信用卡透支消费,要记得到期还款,在期限之前还款,避免逾期还款;每月及时还房贷,贷款利率上调时,则要相应地增加金额支付“月供”,以免欠息逾期;对于长期不使用的信用卡则要及时注销,以免产生年费而不知,给自己的个人信用“抹黑”。已经产生不良记录的信用卡要继续正常使用5年,不良记录才能被消除,而不能随即销卡。

    为保持良好的信用记录,市民应定期查询自己的信用记录,比如每年查询一次。

[责任编辑:闫天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