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月26日山东省青岛市对重中型货车交通违法整治以来,共检查重中型货车4.31万辆次,查处6091辆、交通违法行为32072起,其中超载2906起、涉牌涉证229起、闯红灯85起、安全技术状况不符合标准2057起、非法改装212起,责令恢复原貌86辆。扣车1222辆、扣证660个、记满12分147人、202名驾驶人被列入“黑名单”。经统计,整治活动开展以来,全市道路交通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下降35.65%和34.48%,其中,货车道路交通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下降27.39%和31.14%。
据介绍,作为交通管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之一的货车交通违法行为,货车事故高发是导致交通事故高位运行的“祸首”。据统计,2012年,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占全市非正常死亡人数的84.6%,其中货车发生道路交通事故305起,死亡69人。分别占事故总量的15.63%和20.12%。究其原因,部门监管盲区是导致安全管理效果不佳的“真空带”。联合执法没有形成常态机制,加之货车数量较多、分布范围较广,管理人员偏少,不可能保证全时空、全时段进行监管,极易形成管理盲区。其次,利益驱动是导致重中型货车交通违法多发的“催化剂”。为赚取足额利润,闯红灯、超速行驶成家常便饭,超载运输已成为行业公开的秘密。另外,多拉快跑是导致货车安全技术状况差的“病灶”。因为市场竞争激烈,只能通过“多拉快跑”的方式牟取最大化利益。不按规定时间年检、使用报废车、拼装车营运、私自对车辆改型等现象比较普遍。市场的无序竞争是导致货车安全管理难点的“源动力”。当前货运车辆及驾驶人数量的迅猛增长和运输市场的不平衡发展增加了货运车辆生存的现实压力,导致货运运输市场盲目发展、无序竞争、价格大战等不良问题短时间无法得到彻底解决。
据了解,目前青岛全市46家运输企业、631辆中标车辆将统一车身颜色喷涂为蓝色,在尾部专用反光铝板上喷涂放大号牌,统一进行密闭改装,安装GPS。推进“营运车辆驾驶人黑名单制度”和“营运驾驶人退出制度”建设,对大型货运车辆、客运车辆、校车、危化品运输车辆存在交通违法未处理的,利用电话、短信、邮寄等形式通知车辆所有人到公安部门接受处理。同时加大对企业负责人员的责任追究。
集中整治行动期间,青岛交警部门采取了24小时昼夜不间断查处管控,日均出动警力800人次,并针对重中型货车多辆同时行驶、遇有检查点迅速避让的特点,灵活运用查缉战术,形成对违法行为人的强力震慑。组织民警深入全市货运企业、建筑工地,与企业法定代表人、安全管理人员、货车车主、货车驾驶人开展“面对面”宣传教育。充分利用@青岛交警新浪官方微博,通过微访谈、微直播等微活动,及时通报工作进展情况,与广大网友交流互动,开通微博举报通道,安排专人24小时进行监控,政府划拨专项资金专款专用,对市民举报且查实的重中型货车违法违规行为,通过话费充值的方式每次对当事人奖励100元。目前,全市共接到举报127起,查实26起,全部按程序兑现奖励。(记者刘华栋 王伟 通讯员 陈刚 栾心龙)
·苏州:交通事故保险理赔 打一个官司就搞定
·山东阳信交通事故调解机制有效化解矛盾纠纷
·河北省高速交警发布交通事故预警
·清明节期间吉林交通事故同比下降三分之二
·江西推广交通事故处理“应急联动机制”
·海南儋州法院交通事故巡回法庭揭牌
·海南儋州法院交通事故巡回法庭揭牌
·西安“扎堆扫墓”致交通事故频发
·公安部:预防严重拥堵和重特大交通事故
·交通事故救助金不为人知 宁夏两年9人申请
·河南南召交通事故审理以精专赢公信
·预防交通事故 青海省重拳整治“三类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