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长安观点

监督代表履职不要只盯着手机

2013-04-12 08:43:04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法制日报 

    王成喜/画

    记者通过登录人大官网和致电31个省(区、市)的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后发现,当前很多省的人大官方网站上的互动版块建设比较缓慢,代表与群众之间的沟通仍然以传统模式为主,群众通过手机、电子邮件等“点对点”方式联系到代表还不太容易,31省市未公开一个代表手机号码(4月11日《中国青年报》)。

    人大代表代表选民的意见和利益,代表与选民的联系肯定是越密切越好、渠道越多越畅通越好。人大代表如果自愿主动地公开手机号码,方便选民与自己联系,是值得鼓励和提倡的好事。然而,公开手机号码只是一个形式,问题的实质是代表要真正履职,听取选民意见,代言选民心声,维护选民利益。手机号码的公开理论上有利于选民联系代表,但手机号码的公开与否不能完全与代表履职尽责画等号,更何况手机号码具有个人隐私的性质,不仅我们要理解部分代表对公开手机号码的忧虑,更没必要拿代表的手机号码公开与否来说履职尽责的事儿。

    追求公开领导干部和人大代表个人电话的出发点、初衷是好的,也不否认这种方式是群众利益诉求的重要渠道之一,可以解决一些问题;但我们必须承认,这并不是解决群众关心的问题、难题的根本办法。在一个法治社会,首先还是应该加强制度建设,做好制度内的渠道和平台;要不要公开领导干部和人大代表个人电话,也需要一个科学民主决策的过程。

    要强化人大代表履职,前提是将人大代表的职责进一步细化、制度化,进一步明确代表联系群众的程序责任和问责机制,是将已有的代表之家、办公电话、热线电话、电子信箱、调研、视察、走访群众、设立信访工作室和接待室、执法检查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好,切实尊重和重视群众的每一个声音,不让这些声音沉默,然后才是探索鼓励和支持人大代表以“点对点”方式联系服务选民的机制。如果我们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对新颖形式的吹毛求疵上面,而忽视了基础建设和制度建设,对督促代表履职,可能不仅起不到正面效果,反而可能带来负面效果。

[责任编辑:季上平]
相关报道

·[视频]公开监督视频 “正风肃纪”在行动
·山东济南:有效提升消防监督检查结果准确性
·重庆忠县法院出台《规定》监督非监禁刑的适用
·江苏南京探索延伸法律监督触角“都市模式”
·[视频]湖北来凤:公开监督视频“正风肃纪”
·财政部要求将“小金库”治理纳入会计监督检查重点

·财政部要求将“小金库”治理纳入会计监督检查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