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干警讲述

黄忠影:笔墨涌动“中国梦”

2013-04-11 17:21:07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中国法院网 

    笔墨涌动“中国梦”

    ——读《筑就民族复兴的“中国梦”》一文有感

    从家乡扫墓归来,我第一天上班就首先看上《人民日报》4月1日刊登的任仲平文章《筑就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感慨良多,余味无穷。

    《筑就民族复兴的“中国梦”》的作者,写出这番精粹、凝练、余味无穷的意境,是不由人不折服的。如:“一走近《复兴之路》展览,就能看到环绕四壁的浮雕,始于四大发明,终于奥运五环。像是一个隐喻:历经沉沦与抗争、奋斗与崛起,现代中国的辉煌成就,与中华民族的灿烂历史交相辉映,仿佛是文明长卷的首尾相接……在中华民族的‘文庙宗祠’,习近平同志向世界宣示‘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新一任党和国家领导人换届完成,习近平同志再次畅谈‘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确,大步向前的中国,是一个充满活力的‘梦工厂’”。在今天商品经济社会里,物质固然非常重要,精神更应不懈追求。学其笔墨涌动“中国梦”,更具现实意义,就更值得一读再读了。

    读了又读这篇文章,我有这样的深刻体会:实现“中国梦”,就是实现民族独立梦、两弹一星梦、奥运世博梦、航天潜海梦,在个人梦想和国家梦想的互动交触中,世界东方升腾起激荡人心的中国梦,奏响一个伟大民族走向复兴的交响乐章;实现“中国梦”,就是实现深藏于中国人心中的民族复兴之梦,终于不再是空中楼阁,而就犹如地平线上跳动着的朝阳,喷薄而出;实现“中国梦”,就是成为唤起亿万人民认同的最大公约数,激发了中华民族“团结如一人”的归属感和进取心……

    任仲平的笔墨是从国家博物馆谈到新中国成立60多年和改革开放30多年的壮丽开篇;从“一心中国梦,万古下泉诗”谈到梁启超提出了“少年中国”,孙中山喊出了“振兴中华”,李大钊呼吁为“中华民族更生再造”的理想抱负;从革命先行者在建国方略中规划“进藏铁路”谈到今天的中国,实现奥运梦、世博梦、青藏铁路梦,更谈起了前人难以想象的飞天梦、潜海梦、航母梦;从大国崛起的过程谈到人民日报评论员新春走基层,在湖南一个偏僻山乡的农家门前,看到这样一幅春联:“雪梅映红中国梦,紫燕街绿万家春”;从伟大的梦想谈到需要有伟大的精神作支撑,等等,情景交融,盎然有趣,汇聚在“美丽中国”的宏图壮景上。学其为文之精,有一种追求自我完善的心态,实在是一篇难得的文章。

    任仲平文章对“中国梦”作了客观理性的解读。实现这一伟大的梦想,我们每个执政为民的公务员和执法为民的法官,都要回顾走过“雄美漫道真如铁”的昨天,跨越“人间正道是沧桑”的今天,心往着“长风破浪会有时”的明天,奋斗同心,干事同心,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老百姓在和谐安定的社会环境中感受幸福中国、美丽中国。

    作者单位:广西田东县人民法院

[责任编辑:季上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