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柴晓东(中)与战士一起进行主战装备训练。
“柴政委做人实、做事实,对上对下不来半点虚的。”“柴政委干工作,钉是钉铆是铆,原则面前不讲情面、不打折扣。”说起兰州军区某高炮团政委柴晓东,官兵们就有说不完的话,大家都说他做实诚人、办实在事,是个难得的本色政委。
讲原则不怕得罪人
“说起我的好搭档,我最有发言权。”采访时,该团团长王华胜开门见山:“今年1月,在师里召开的党委扩大会上,师领导让柴政委给兄弟部队介绍按纲抓建经验,这本来是为我们团‘贴金’的好机会。没想到,他三分介绍经验,却用七分把我们团党委班子成员思想不够解放、工作容易满足等问题点了出来。他还直言,基层忙乱的根子在各级领导机关。让在座的领导脸上有些挂不住。”
这就是柴晓东,敢讲真话,敢说实话。对此,有人提醒他,你在团政委这个岗位上干的时间也不短了,有些话不该说时别说,以免得罪人,影响自己的前途。柴晓东却说,带兵人就应该钉是钉铆是铆,个人升迁是小事,部队全面建设才是大事。
去年年初,团里按计划对旧营房进行综合整治。消息传出后,柴晓东老家的一位亲戚赶到部队,希望在工程招标中给予照顾。没想到,柴晓东不但不给面子,还说:“我宁可得罪你,也绝不干违背原则的事。”
不久,团里请来上级财务、审计、营房等部门的人员,严格按程序招标。一年后,一座宽敞明亮的现代化饭堂和功能齐全的数字化车炮库拔地而起,还节约了不少经费。
“做人要有良心,做事要有底线。”这是柴晓东常挂在嘴边的话。柴晓东抓部队建设求实效,敢碰难题敢较真。该团个别转业干部长期超占公寓住房,是多年来一直没有解决的一个遗留问题。2006年初,柴晓东上任伊始,决定把清退转业干部长期超占、多占部队公寓住房作为一场硬仗来打。
在清房过程中,有个别转业干部以种种借口拒不搬迁。柴晓东逐一找这些转业干部谈心,并给这些同志讲清有关政策和现职干部无房住、四处“打游击”的难处。经耐心细致做工作,超占部队住房达10年之久的8名转业干部主动在一个月内搬离营区。
好作风带来新气象
零下18℃,戈壁滩寒风刺骨、滴水成冰。柴晓东大步走在新兵拉练队伍的前面,嘴里哈出的热气,在眉毛上结了一层白霜。环顾四周,没有小车跟随,没有通信员保障。官兵说,这就是柴晓东的本色,时时刻刻用实际行动为部队作表率。
任政委以来,柴晓东始终老实做人、踏实做事、扎实工作,先后被表彰为“全军优秀指挥军官”、“廉政勤政优秀领导干部”、“基层建设先进个人”。
在基层部队当领导,涉及干部选拔使用、战士考学入党、士官选取等事关官兵切身利益的敏感问题,要想做到一碗水端平、让人人都满意,是一道难题。然而,柴晓东却做到了。他任政委以来,该团选拔任用干部300多人次,没有事后发牢骚、乱告状的;每年士官选取,都是走的顺心,留的安心;战士保送入学无一不是训练尖子、优秀士兵。
柴晓东为什么能够深得人心?该团副团长宋博说:“心底无私天地宽阔,柴政委将权力视为压力、视为责任。他心中,没有私心杂念。”
其实,细心的官兵发现,每到选取士官、老兵退伍等敏感时期,柴晓东总是打起背包住在连队。因为他牢记一条理:带部队首要的是带风气,风气不正,什么事也干不成。这几年,柴晓东“收到”的红包不止一个。事后,他会全部物归原主。“收下”是为了让战士安心工作,不再乱跑。如果不“收”,他们还会乱找关系。他说,当领导的就是要以实际行动让大家明白,进步靠的是实绩,不是人情和关系。
对此,三连排长王杰感触很深。他被团里保送入学,去年军校毕业回来后心想:自己没花一分钱就当上干部了,怎么也得感谢一下团领导。没想到,提着礼物去找团长,挨了一顿训;去找政委,被政委好好地上了一课。王杰暗暗发誓:一定要好好工作,不能辜负团领导的期望。
好风气带来新气象。近年来,该团干部战士拉关系、找门子的少了,扎扎实实干工作的多了;发牢骚、乱告状的没有了,研究解决制约团队发展难题的多了。
让干正事者不吃亏
拉关系、请客、送礼、讨好领导的人没有市场了,说真话、干正事、干实事的人有地位了。这一某高炮团官兵不约而同地谈到一个现象,少不了柴晓东的功劳。
任团政委之初,柴晓东就在全团军人大会上郑重承诺:“不能让说真话、干正事的人吃亏,否则,我就辜负了组织的期望,对不起全团官兵。”这句话,让全团官兵听得热血沸腾;这句话,让全团官兵干劲十足。
副团长宋博一提起柴晓东,眼眶就红了。他哽咽地说:“我能走到今天这一步,得益于遇上了好领导。”去年提升副团长时,和宋博一起毕业的同学都不相信。因为论学历,他不高;论关系,他没有;论年龄,没优势。那他凭的是什么?两个字:实干。不管是当主官还是干副职,宋博都能扑下身子,真抓实干。
冯亚辉,曾经有一年多时间在外学习、培训,一度担心自己成为没人疼的“孩子”。没想到,他学习回来不久,先是被提升为副教导员,接着被调整到组织股长岗位上,后来又被提升为导弹营教导员。为啥?因为在每个岗位,冯亚辉都兢兢业业、踏踏实实,立足本职,争创一流。
黄灿华,从连长提升为军务股长时,任职才两年时间,当时任职时间比他长的人有不少。但提升黄灿华,大家心服口服。靠什么?实绩。
“用好一个人,就会激励一大批;用错一个人,就会挫伤一大片。”柴晓东用实际行动践行他的诺言,这也是他的用人观:为团队建设和发展作出贡献的人,不能亏待。官兵说,团党委作风民主,处事公道正派,纯正了单位风气。官兵也从中认准了一个理:自己要想在部队有所作为,只有凭素质立身,靠工作进步。
士官选取是官兵关注的敏感问题。柴晓东在全团军人大会上说:“工作干不好,业绩不突出,不管你找多大关系都没用。这几年,该团选取为士官的全部是凭实绩、经过群众评议和连队党支部推荐的优秀士兵。导弹检测技师库向华、航模班长任亚军、优秀“四会”教练员标兵张宝平……都是团里想方设法保留的人才。
求真务实引领官兵
快乐写在脸上,笑容挂在嘴上。在该团采访,总能从官兵一张张充满阳光的笑脸、一句句发自肺腑的话语中,真切地感受到他们的幸福感。
幸福感来自哪里?官兵说,团领导作风务实,在事关官兵切身利益的敏感问题上,营造出了公平公正、和谐融洽的内部氛围,大家把心思和精力都用在工作上,不为工作之外的事所累。
前不久,在该团机关基层双向讲评会上,基层官兵代表给团党委机关提了11条意见,其中不乏尖锐的“表白”。大家都说,民主渠道畅通,得益于团领导善于听取群众中那些反映真实情况的“刺耳”话。对此,柴晓东表示,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实事求是、求真务实如同生命,敢说真话则是赖以生存的氧气。
柴晓东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一次,上级一名领导到团里检查工作。汇报时,柴晓东对团队取得的成绩说得不多,更多的是谈部队容易发生的倾向性问题,并把团里发生的问题如实汇报。
当时,有人觉得把问题说给上面听,等于揭自己的疤给人看,可能留下不好的印象。柴晓东说:“领导到部队来就是为了听真话,了解实情,如果我们都拣好听的讲,报喜不报忧,上级怎么能了解到实情呢?又怎么帮助我们解决问题呢?”
正如一位领导所说,真话像带刺的玫瑰容易“扎人”,有些时候会伤领导的面子,而这恰恰是对领导干部政治胸怀的检验,也是对人品官德的检验。(通讯员侯国荣彭光明记者张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