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长安观点

警惕“短、空、假”的干瘪文风

2013-04-11 10:29:33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法院报 

    既要敢于和文章、讲话的冗长之风做斗争,做好“瘦身”工作,更要注重改进作风、加强学习,持之以恒地做好“健身”工作,这样才能革除不良文风的虚症,写好改进文风这篇实文章。

    精简文件、行短文、讲短话,是改进文风的题中应有之意,也确实给我们带来了一些新气象,但如果把目光过多聚焦于文章、讲话形式上的长和短,满足于篇幅上的增减,认为文章、讲话长了就不好,短了就好,可能会“按下葫芦浮起瓢”,去除了当前“长、空、假”的浮肿文风,又出现“短、空、假”的干瘪文风,对此要保持高度警惕。要避免出现上述弊端,关键是要辩证地看待长和短的关系,认清不良文风的实质,找出其不良之处,有的放矢。

    文以载道。无论写文章还是讲话,都是为了摆事实、讲道理、解决实际问题的,文章、讲话的分量和影响主要在于思想是否深刻,内容是否充实,是否有助于解决实际问题,与篇幅之长短无必然关系。文章、讲话是该长还是该短,全依所要表达的内容而定,当短就短,宜长则长。长固然是不良文风的一个方面,但“长、空、假”的不良文风之所以不良,究其实质,主要是其内容的空和假,危害也主要来自于其内容的空和假,之所以让人嫌其长也主要是因为其内容的空和假。因此,改进文风的本质要求和核心任务是革除文章、讲话空和假的虚症,充实其内容,以利于解决实际问题。改文风,并非一概反长,反对的只是内容空洞的长。试想,如果思想贫乏、内容空洞,不能解决实际问题,文章、讲话再短又有何用?如遇到有的事情,篇幅短了就说不清楚,就可以长一些,如果还非要削足适履,去迎合所谓的短,岂非作茧自缚?改进文风不是简单的长和短的较量,更主要的是“实、新”和“空、假”的斗争,如果一味追求形式上的短,而不花大气力丰富文章、讲话的内容,无疑是瞄偏了靶子,虚耗了弹药。

    文风连着作风。有的人之所以讲话、写文章内容空洞,通篇假、大、空,主要就是因为作风漂浮。只有作风扎实,文章、讲话才能言之有物、掷地有声,让人爱读爱听。撇开作风谈文风,改进文风只会流于形式、沦为空谈。改进作风就是要摒弃和抵制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大兴求真务实之风,深入群众,深入实际,科学、认真地调查研究,对实际情况了然于胸,扎扎实实地研究、解决实际问题。

    文风反映一个人的能力水平。如果胸无点墨,缺乏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和科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即使有调查得来的大量素材,也会茫然不知所措,更别说由表及里、去伪存真地研究解决问题了,写文章、讲话当然也就无的放矢、空话连篇、索然无味。提高能力的重要途径就是学习,撇开学习谈文风,改进文风无疑是缘木求鱼。加强学习就要努力学好党的基本理论,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注重学习法律、经济、哲学、历史、科技、语言等各种知识,不断拓展视野,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加强学习就要注重向人民群众学习,从人民群众所进行的丰富实践中汲取营养和智慧。加强学习要摒弃和抵制主观主义的学风,树立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避免理论和实践两张皮,更不能把学习作为标榜自己的一种手段。

    改进文风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研究解决问题,形式上压缩文章、讲话的篇幅只是一个方面,从根本上讲,只有实际情况摸透了,理论功底夯实了,知识积累丰厚了,写文章、讲话才能找准问题症结,抓住事物本质,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情,才能真正贴近群众,孕育出为人民群众所喜爱的文风来。

    (作者单位:吉林省长春市中级人民法院 訾效云)

[责任编辑:刘琳]